台大醫網 第107期 - page 11
瀉,或血便。(沒錯,這當然就可能是大
腸癌的症狀)
在癌細胞尚未轉移前,其症狀通常
和腫瘤的位置相關。如
:
口腔的傷口→口
腔癌,頸部淋巴結腫大→頭頸癌,吞嚥困
難→食道癌,乳房腫塊、乳頭出血→乳癌
等。但有人會問感冒也會咳嗽,也會喉嚨
沙啞,如何和癌症區分呢?重點就在於「持
續」兩個字,感冒一般會自己好,但是癌細
胞沒被發現,沒有治療,當然症狀不會消
失,甚至會變嚴重。而若是發炎反應,因
為是免疫細胞的快速集中,也可能在一兩
天內瞬間腫起來,但是大多的發炎反應會
伴隨紅、熱、痛等相關變化,且幾天後,
發炎獲得控制,腫塊也就跟著消失了,不
會持續。尋常的痣或脂肪瘤,數十年如一
日,幾乎不會有明顯的變化,但若突然兩
個月之間增長的比例比以前兩年加起來都
多,這就要小心,也就是該求診的時候了。
當然,有疑慮的時候應先針對此症狀
徵詢該領域的專家,如:性行為後出血找
婦產科或泌尿科、持續胃脹氣找腸胃科、
頸部腫塊找耳鼻喉科、痣或疣的變化請教
皮膚科、慢性咳嗽麻煩胸腔科,經驗豐富
的醫師會幫助判斷這些症狀像不像良性疾
病;聽到醫師說「再觀察」也別緊張,追
蹤可是很重要的,別忘記癌細胞生長不受
控制,若真的是惡性,不處理,多半症狀
不會消失。
那有沒有機會在還沒有症狀的時候
就更早發現癌症呢?目前國民健康署正大
力推動四癌篩檢,包括了大腸癌糞便潛血
檢查、乳房攝影、子宮頸抹片、和口腔粘
膜篩檢,就是希望在早期、甚至是癌前病
變就早期診斷,以除惡務盡。臺大醫院也
全力配合,並設有癌症篩檢中心,不需掛
號,民眾可根據自己的情形到此中心詢
問。除外,若有慢性
B
型或
C
型肝炎的人,
是肝癌高危險群,也應固定於肝膽腸胃科
醫師門診追蹤。若想諮詢究竟有無必要接
受其他的健檢項目,如電腦斷層,建議應
和醫師討論過自身的危險因子後再決定。
從今天起,大家要多關心自己的身
體,多愛自己一點,多關注自己,如此一
來,每個人都有機會變成自己身體的「名
偵探柯南」喔!
11
中華民國103年10月│vol.107
專 題 報 導
I...,1,2,3,4,5,6,7,8,9,10
12,13,14,15,16,17,18,19,20,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