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高齡化與少子化社會的來臨,除了家庭結構改變之外,長期照護需求更是快速增加,高齡照護面臨諸多的挑戰,除了「高齡獨居」和「老老照顧」屢見不鮮之外,雙薪家庭的照護壓力亦是不惶多讓。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政府從2007年推出「長照1.0」政策,並於2017年升級為「長照2.0」,藉由提供多元化的照護服務來減輕家庭負擔並提升長者生活品質,使長者和有需要的人能夠在熟悉的居家或社區環境中得到照護支援,達到「服務在厝邊」的目標。
長照2.0的服務對象
針對日常生活需要協助,經評估符合長照需要等級2級以上,且非長期住宿機構者,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申請長照服務。
- 65歲以上老人
- 55歲以上原住民
- 50歲以上失智症者
- 失能身心障礙者
長照服務有哪些?
長照服務分成四大類:「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喘息服務」及「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一般戶需部分負擔 16-30%,中低收入戶部分負擔 5-10%,低收入戶則由政府全額補助。
一、照顧及專業服務:
照顧服務主要為透過居家服務、日間照顧中心、家庭托顧等服務,提供個案身體清潔與日常生活照顧。服務採預約制,非隨請隨到,無法完全代替家屬照顧,費用部分採用「論件計酬」的計算方式,居服員依照顧計畫表上所列的項目服務完就離開,亦無法提供長時間的照顧,較適合有部分自理能力或已有家屬照顧的個案。
專業服務強調將訓練融入個案日常生活中,使其活動能力於短期內進步達最大效果,以「短期、密集」訓練為目標,以不超過6個月或12次之訓練為原則,由專業醫事人員針對自我功能提升、飲食、護理、困擾行為等,提供個案及照顧者專業指導,以減少照顧依賴。
二、交通接送:
交通接送服務主要是協助行動不便的個案就醫、復健或透析治療,透過車資補助的方式,來減輕個案交通往返的經濟負擔。長照交通車為備有輪椅升降設備之特製車輛,至少用車前7天需預約,跨縣市服務範圍依各縣市規定而有不同。
三、喘息服務:
當照顧者身體不適,照顧負荷大,或必須外出辦事而短暫離開個案時,可使用喘息服務,來減輕照顧者的壓力,並提昇生活品質;另外,在外籍看護工尚未抵達、請假或期滿離境時,亦可作為照顧支援服務。
主要分為「居家式」、「社區式」及「機構式」三大類,可依個案及照顧者服務需求,混合搭配使用。此外,喘息服務的使用時間與次數有限制,通常需要提前申請並規劃,才能達到最佳的休息效果。
四、輔具購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
當個案因為生理機能衰退、疾病或是意外跌倒,導致短暫或長期的失能,則需適切的輔具介入幫助個案改善生活品質,此時,可運用此服務來補助購買輔具的費用。
長照 2.0的輔具補助以「生活輔具」為主,如輪椅、助行器、電動床等,部分輔具須經專業人員評估並開立輔具評估報告書方可補助;若有「醫療輔具」需求,如製氧機、抽痰機等,則無法提供補助。另此項服務還提供居家無障礙環境改造,如浴室安裝扶手、坡道建設等,能有效減少個案在家中發生意外的風險,提升生活便利性。
如何申請長照2.0服務
長照2.0可透過以下任一方式申請:
- 手機或市話撥打 1966專線
- 聯絡「當地長期照顧管理中心」
- 住院期間聯絡「出院準備銜接長照服務小組」
- 線上申辦
提出申請後,照管中心將派專員到府進行訪查與評估,確定個案長照需要等級及給付額度;接下來,由家屬與個案管理師討論所需服務項目,擬定照顧計畫及連結服務;最後,依據評估結果,由長照服務特約單位提供服務。
結語
隨著台灣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加劇,長照需求日益迫切,長照2.0政策為照顧家庭提供了多元的照護支持,涵蓋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喘息服務及輔具與無障礙環境改善等,這些服務旨在減輕家庭照護者的負擔,提升個案的生活品質。透過長照2.0,台灣正在努力應對高齡化社會帶來的挑戰,我們期許政策能逐步推進,使未來的長照體系能更加健全,以實現「服務在厝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