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癌目前醫界尚未完全確定影響因子

罹患淋巴癌高風險因素

  1. 免疫功能缺失:先天或後天都易造成,如器官移植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自體免疫疾病或HIV都較容易。
  2. 病毒或病原菌感染:醫界表示有幾種病毒與淋巴癌有關,如愛滋病毒、EB病毒、人類疱疹第8型病毒及第一型人類T淋巴球細胞性病毒(HTLV-I)與C肝病毒。
  3. 遺傳:研究顯示,特定淋巴癌若出現染色體基因異常,家人罹癌機率風險更高,建議需定期檢查及自我觀察。
  4. 環境及放射線物質:生活或工作中長期接觸有機溶劑或殺蟲劑、染髮劑,化學物毒素或輻射線。

臨床症狀(燒、腫、癢、汗、瘦、咳)

  1. 可觸摸得到淋巴結腫大固定不動且無疼痛情形。
  2. 不明高燒及夜間盜汗。
  3. 正常攝取卻不明原因體重下降(三個月內體重減輕5%以上)。
  4. 皮膚出現斑塊紅疹。
  5. 造血功能異常。
  6. 中樞神經系統異常,記憶力及活動受損或咳嗽不易治癒。
  7. 腹腔肝脾腫大。
  8. 免疫力下降出現帶狀皰疹感染。

鑑別診斷

    身體檢查包括觸診頸部、腋下、腹股溝淋巴結及血液檢查,包括血液常規與生化檢查、X光、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或是正子攝影及骨髓檢查,檢測身體其它部位器官及淋巴組織是否有癌化細胞,進一步的淋巴組織病理切片也可正確診斷進而行後續治療。

臨床治療

    患者應接受哪種治療方式,取決於淋巴癌的種類,並和主治醫師討論找到適合治療方法。

1.化學治療

    簡稱「化療」,由靜脈注射方式或口服抗癌藥物,讓藥 物隨血液到身體各處及體內的淋巴系統,破壞淋巴癌細胞的生長。藥物在體內對抗抗癌細胞時,同時也會暫時降低血液內正常細胞的數量,容易感覺疲倦及感染,除此之外,也可能因化療出現噁心、口腔疼痛、脫髮、體重下降等問題。近年來出現改良式化療(如 Bendamustine)減輕傳統化療引起不適症狀,降低病人因化療不適抗拒治療的現象。

2.標靶治療

    專一性的理想治療策略,針對細胞癌化過程中有關分子酵素或癌細胞上特殊結構作為攻擊標的,以抑制癌細胞生長,不會造成人體其他器官傷害。不但治療效果顯著,副作用影響相對降低,提升治療療過程中生活品質。

3.放射線治療

    俗稱「電療」當體內有一兩處出現淋巴癌時,可利用高能量射線,破壞癌細胞防止分裂。會在患者的皮膚劃記號,顯示接受放射線照射的部位,療程一般取決於淋巴癌的種類和大小,治療療程及次數也不同需和放腫科醫師討論。若接受頸部的放射治療,其後可能感覺口腔潰瘍疼痛,也可能出現味覺失常,亦可能出現噁心、嘔吐、疲憊,毛髮脫落。然而,接受放射治療並不含有輻射,不會影響身邊人的健康。

4.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

    若治療效果不好或治療後再度復發,則需要接受這種治療。利用高劑量的化學治療會摧毀骨髓,把血管或骨髓內的幹細胞移植,就可以幫助血細胞達正常數量。包含傳統自體或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通常是用來治療復發及嚴重的淋巴癌,如果需接受幹細胞移植,需先注射生長素讓幹細胞快速繁殖,並從骨髓釋放至血液中,當數量到達一定水平後,可開始收集幹細胞,需時約 3至 4小時。其後,當幹細胞累積足夠後,將血液轉入細胞分離器,使幹細胞與其他血液細胞分離,幹細胞則會先被冷凍,待高劑量的化療結束後,幹細胞會再被解凍,再由靜脈注射回到體內。

5.細胞治療CAR-T

    近年來備受注目的融合抗原受器T細胞治療,利用病人本身的T細胞加裝能夠辨認癌細胞的特別基因CAR(嵌合抗原受體),因此稱為CAR-T細胞,被送回體內後,可以快速識別癌細胞,並加以殲滅。和一般藥物治療不同的地方是,CAR-T細胞是活的細胞,具增殖能力,回輸一顆細胞,就能慢慢增多,這也是對抗癌症的一大關鍵。一般來說,注射回體內的CAR-T細胞若能存活幾個月到幾年,病人才有機會達到痊癒。後續追蹤也會持續監測CAR-T細胞是否存活,體內是否有殘存癌細胞,同時確保其他器官不受影響。目前CAR-T細胞治療適用對象,大多以血液型癌症為主,尤其是B細胞發展出來的癌症。在美國已有6種適應症通過核可,包含淋巴癌、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等。在台灣則是3種適應症:淋巴癌中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及白血病中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優點為一次性治療對全身血液型癌症有特別效,但此治療需要投注大量時間與金錢執行製作費時無法量產,費用高且有些類型未健保給付,治療癌症種類有限,僅少數醫學中心可執行。雖然接受CAR-T細胞治療,平均5成可長期存活,但仍有副作用要注意:

  • 細胞激素風暴:發燒、頭痛、低血壓/血氧、呼吸困難、器官功能障礙等。
  • 神經毒性症候群:譫妄、意識下降、癲癇、失語、視力障礙。
  • 噬血症候群:發燒、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器官衰竭等。

自我照護

  預防感染

    忌生食,不可吃生菜沙拉、生魚片、養樂多、優酪乳、優格、手搖飲料、市售現切水果,乳品以保久乳或沖泡式奶粉,麵包起司、乳酪以烤熟為主,水果以可以去皮為主,飲用水需過濾不可喝礦泉水,多攝取蛋白質類及高纖飲食(奶、蛋、魚、肉),帶殼海鮮不可食用,就算煮熟也易有寄生蟲須避免。若外出需要喝飲料建議罐裝及甜湯可食用熱的,避免冰塊食用,除非家中自行用煮沸開水製成冰塊才可食用。

    需勤洗手,每天沐浴身體清潔,更換乾淨衣服,定期更換被單,減少寵物一起入睡。

    居住環境需乾燥不可太潮濕,若潮濕建議除濕機使用及維持 通風。室內不放鮮花盆栽(潮濕土壤易黴菌),環境單純減少用物堆積導致外傷。

    避開尖峰時刻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減少到密閉及人潮多場所(如:電影院、傳統市場、KTV),可到空曠人少環境活動。且適時運動保持心情愉悅。

小叮嚀

    因為淋巴癌有多種類型,由於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常容易忽略,另外高危險因子,如:HIV感染者、人類T細胞病毒第一、二型感染者,經感染EB病毒而造成免疫功能不全者、器官移植而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幽門桿菌感染的胃潰瘍患者、帶有不正常染色體或BCL-2基因異常者皆屬高危險群。早期辨識症狀及早就醫很重要。

    上述高危險因子者,也需維持規律健康生活,定時回診配合醫療團隊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