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過完端午節,便真正進入了炎熱的夏天了。這段時間也是許多病毒流行的時候,潮濕炎熱的天氣也會讓兒童面臨一些皮膚的困擾,這些狀況不僅會讓孩童們不舒服,也增加了照顧者的負擔。接下來就介紹一下一些常見的夏日疾病吧!

    進入夏天,隨著溫度節節上升,悶熱潮濕的氣候,孩子的皮膚也可能出現各種狀況,包括熱疹和異位性皮膚炎的惡化。

熱疹

    熱疹,也就是俗稱的「痱子」、「汗疹」,常見於皮膚褶皺處、背部、頸部、前胸、胯下等位置,造成原因是汗腺阻塞、汗水排不出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熱疹。熱疹在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而嬰幼兒的汗腺尚未發育完全,皮膚散熱的功能也沒有像成人一樣成熟,特別容易出現熱疹,尤其在夏天更是常見。汗疹隨著發生的位置和影響的皮膚深淺不同,可能幾種型態:

    在淺層皮膚的熱疹又被稱為「晶形汗疹」,外觀是 1 至 2 公厘的透明晶狀小顆粒,因為影響的範圍表淺,通常沒有明顯症狀,移除悶熱的來源後,約幾天內會消失;另一種「紅斑性汗疹」 是較中層的熱疹,也是最常見的一種,外觀是扁平的紅疹或是紅斑,較可以表達的孩子可能會抱怨癢癢刺刺的,因不適而搔抓,通常也是在移除熱源後,幾天內會消失。熱疹基本上不需要藥物治療,維持寶寶肌膚清爽是預防和治療熱疹的方式,包括:選擇透氣排汗或棉質的衣物、維持室內溫度在 26度左右、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以及流汗時盡快擦掉皮膚上的汗水,避免刺激和汗腺阻塞。

異位性皮膚炎

    另外一個在夏天造成孩子不適的皮膚問題,便是異位性皮膚炎。潮濕炎熱的夏日,對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來說是一大挑戰。異位性皮膚炎是皮膚過敏性疾病,特色是反覆發作,為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皮膚病。異位性皮膚炎常在嬰兒時期便開始出現症狀,百分之五十的病人在一歲內就會有症狀,包括皮膚癢而引起的搔抓、皮膚乾燥,外觀有急性濕疹變化像是皮膚紅疹、流組織液、脫屑及結痂等,或是慢性濕疹造成皮膚變厚、粗糙乾燥變化。

    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對外在環境的刺激物相當敏感,汗水就是其中常見的刺激物,這也是為何異位性皮膚炎的患童在夏天時疾病控制不易,夏季氣候悶熱潮濕,刺激性的汗水容易造成皮膚發炎惡化,因此要減少病童在太陽下運動流汗的機會,流汗時盡快用非刺激材質的毛巾擦乾,在室內盡量待在冷氣房減少流汗,雖然夏天天氣悶熱,但是對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來說,維持皮膚的保濕和防護仍是很重要的,可以選擇質地較清爽的乳液型產品,或是就皮膚的狀況與醫師討論合適的保溼劑使用。另外,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在夏天難免會有戲水的時候,游泳池的氯是另一個容易造成過敏的環境刺激物,所以慎選戲水的場所和水質,也是避免疾病惡化的另一重點。

    異位性皮膚炎與熱疹都是嬰幼兒夏日常見的皮膚炎,在皮膚表現上都看起來粗粗紅紅的,不過兩者的成因還是有所不同,好發部位也有些差異,像是熱疹多出現在衣服或是尿布包覆的地方。在夏天悶熱的環境下,兩種疹子也可能同時出現,但要注意的是嬰兒熱疹需要避免塗抹乳液、乳霜及嬰兒油等護膚用品,因為這些用品可能會加劇毛孔阻塞的狀況,延長病程或是讓症狀加劇。

    綜合上述的各種夏日傳染性疾病,了解各種狀況後多做些預防,這個夏天也可以歡樂一夏唷!

參考資料:

  1. 李旺祚等人(2024)。實用兒科學(第二版) 。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
  2. Chung, N., Wang, S. M., Shen, C. F., Kuo, F. C., Ho, T. S., Hsiung, C. A., Mu, J. J., Wu, F. T., Huang, L. M., Huang, Y. C., Huang, Y. C., Chi, H., Lin, H. C., Liu, C. C., & Taiwan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Alliance (2017).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hospitalized young children with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southern Taiwan: According to major pathogens.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and infection = Wei mian yu gan ran za zhi, 50(6), 915–922. https://doi.org/10.1016/j.jmii.2017.07.015
  3. Danzig, R. M., Raunig, J. M., & Acholonu, C. J. (2024). Exertional Heat Illness-From Identifying Heat Rash to Treating Heat Stroke. Pediatric annals, 53(1), e17–e21. https://doi.org/10.3928/19382359-20231113-04
  4. 王志堯、葉國偉等人(2012) 。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診療及衛教指引手冊。台北市: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醫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