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糖尿病與脂肪肝兩者有高度的盛行率且具有相同的代謝危險因子(例如遺傳基因、胰島素阻抗、高血脂、肥胖、以及生活行型態等等…),糖尿病與脂肪肝於臨床醫學上有高度的關連性。目前全球 20-70歲成人罹患糖尿病的型率約為 10.5%。此外,經由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以及核磁共振影像等儀器診斷出的脂肪肝比例則可以高達 25%。基於糖尿病與脂肪肝是屬於常見的疾病,我們必須詳加了解並能夠提早預防、及早診斷與治療以避免疾病所衍生的健康威脅。

一 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盛行率

    流行病學顯示糖尿病患者中大約有 50%的病患同時具有脂肪肝。於 2019年一項統合 80篇各國研究的結果顯示第二型糖尿病的病患裡有脂肪肝的比例為 55.48%。其中歐洲地區的盛行率最高 (68.0%),而非洲地區的盛行率最低 (30.4%)。此外台灣位於東亞地區,盛行率則為 52.0%。

二 糖尿病與脂肪肝之間的致病機轉

    由於糖尿病與脂肪肝具有高度的關連性,因此當病患發生糖尿病或是脂肪肝的時候,也會連帶導致另一項疾病的發生且互相影響(圖1)。除此之外,另外有因素也會促進糖尿病或是脂肪肝的形成,茲說明如下:

        圖1. 糖尿病、脂肪肝、與各種影響因子的關連性

1.遺傳基因

    目前多項研究證據顯示遺傳基因對於糖尿病與脂肪肝的發生有顯著的影響力。遺傳基因的變化可能也會影響身體的脂肪分布、食慾的調整、胰島素的敏感度等多項因素而間接影響罹患糖尿病與脂肪肝的風險。

2.胰島素阻抗

    肝臟是調節醣類代謝的主要器官,而胰島素則是扮演調節肝醣儲存、分解、與醣質新生的重要內分泌素。當身體因為遺傳或是後天因素導致胰島素分泌下降或是脂肪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時也會導致脂肪分解改變。

3.高血脂

    當身體由於多重遺傳與後天因子導致代謝失調的狀態下會影響身體脂肪組織的功能,也因此會影響脂締素(adiponectin)分泌的減少,進而增加胰島素阻抗狀態與肝臟內脂肪微粒的堆積而引起糖尿病與脂肪肝。

4.肥胖

    與上述因子類似,肥胖的成因可能由一連串遺傳與後天因子影響所導致。當肥胖形成時,也會干擾胰島素阻抗、血液脂肪代謝恆定等因子進而表現出糖尿病與脂肪肝。

5.腸胃道菌叢

    由於現代人飲食常常具有高比例的脂肪與糖分因此易導致肥胖、糖尿病與脂肪肝,也由於上述的飲食與相關疾病的產生進而改變腸胃道的菌叢分布。腸胃道微生態失調(gut dysbiosis)會導致腸胃道的通透性增加進而使得細菌所產生的物質透過腸胃道進入人體血液中。腸胃道血液主要需通過肝臟過濾,也因此會產生肝臟內免疫系統發炎反應進而釋放的發炎激素,更加惡化胰島素阻抗、血脂肪代謝、與直接肝臟細胞受損,最後增加糖尿病與脂肪肝形成的風險。

6.藥物

    目前已知有許多藥物可能與糖尿病與脂肪肝的形成有關,其中包括類固醇、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抗生素、抗精神病藥物、降膽固醇HMG-CoA 還原酶抑制劑、β受體阻斷藥、噻嗪類利尿劑。這些藥物可能直接影響脂肪代謝、抑制胰島素之分泌與敏感度、改變食慾、或是改變腸胃道菌叢之分布。

7.飲酒

    酒精會造成腸胃道的通透性增加進而使得細菌所產生的物質透過腸胃道進入人體血液中因而引發肝臟發炎反應。此外酒精含有高熱量,長期大量飲酒也可能導致肥胖。

8.外來微生物感染

    外來的細菌或是病毒可能引發身體發炎反應而導致內分泌素的失調與胰島素阻抗的增加。此外,部分慢性病毒性感染,例如C型肝炎病毒感染或是人類免疫不全病毒,也會導致肝臟細胞脂肪代謝異常與胰島素阻抗的增加因此導致糖尿病與脂肪肝。

三 臨床相關之併發症

    糖尿病會導致全身性血管的病變,因此引起腦部、眼睛、心臟、腎臟、腸胃道、以及四肢周邊血管動脈硬化等相關疾病,進而導致殘障或是死亡。另外糖尿病也會影響免疫力因此會增加感染與癌症的風險與相關併發症。另外脂肪肝也因為長期肝臟受損也會因此導致肝臟纖維化、肝硬化、肝臟衰竭、與肝癌相關併發症。

四 診斷

    由於糖尿病與脂肪肝初期並無明顯症狀,因此必須經由血液檢測血糖與醣化血紅素以確立診斷,另外脂肪肝一般是以超音波作為第一線篩工具。近年來由於影像儀器的進步,可以藉由纖維化掃描儀確立脂肪肝與肝臟纖維化的嚴重度,或是使用脂肪肝纖維化分數等等評估肝臟嚴重度風險。此外,針對糖尿病與脂肪肝相關引發與後續引起身體病變之一般檢查,包含身體質量係數、血脂肪、血壓、血中胰島素、C型肝炎病毒感染或是人類免疫不全病毒,可進一步評估。最後需要審視家族親人間有無相關疾病以確保風險內之親人需接受相關篩檢與照顧,與正在使用之藥物檢視與諮詢。

五 預防與治療

    對於經過身體檢查後尚未有糖尿病與脂肪肝的民眾,良好的生活習慣(少油、少糖、控制體重、減少飲酒、定期運動、減少不必要之藥物使用)與定期追蹤是最佳法則。

    若是發現罹患糖尿病與脂肪肝,以下建議的治療原則:

1.非藥物介入法

    以生活型態的改變以控制形成糖尿病與脂肪肝的危險因子,包括控制飲食(例如使用地中海飲食)、減重、避免飲酒、定期運動(建議每週 150分鐘中度運動)、已經使用可能造成糖尿病與脂肪肝的藥物諮詢。

2.藥物介入法

    包括控制血糖藥物(口服或是注射型降血糖藥物)。若有其他高血脂、高血壓、與血管相關病變則需一併控制。減重藥物之使用則需接受專業醫師諮詢後再決定是否使用。若有C型肝炎病毒感染或是人類免疫不全病毒感染,則需接受專業醫師諮詢併接受治療。

3.手術或內視鏡介入法

    若是經由上述非藥物與藥物介入法仍未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與脂肪肝,則需今外科專業醫療人員評估是否以外科方式或是內視鏡方式介入體重之控制。

六 結語

    糖尿病與脂肪肝二者有高度的關連性且互相影響彼此疾病進程,此外有許多先天與後天的風險因子同時影響糖尿病與脂肪肝的發生與嚴重度。由於糖尿病與脂肪肝頗為盛行且初期大多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定期接受血液與影像學的檢查是早期偵測疾病最為有效的方法。若是經由篩檢確認具有糖尿病與脂肪肝,早期介入治療預防相關併發症以增加壽命與生活品質。經由與專業醫療人員討論並制定處理方針並切實實行與追蹤,大多數病患都能得到明顯的控制與進步,持之以恆的努力是克服糖尿病與脂肪肝最大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