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 1981年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後以愛滋病毒表示)被人類發現以來,已過了40個年頭。這個病毒可以藉由血體液傳染,攻擊人類的CD4淋巴球,進而造成感染者免疫力低下,並且併發包含許多一般免疫健全的人不容易得到的感染症或是惡性腫瘤。這一路走來,研究已證實愛滋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不安全性行為、靜脈注射、輸血、分娩、哺乳等;而通常的工作、學習、社交或家庭接觸,比如完整皮膚間的接觸、共用坐便器、接觸汗液等,不會傳播愛滋病毒;與唾液或淚液的接觸(如短暫接吻)也未有導致病毒傳播的報告。

    這 40年來,最大的改變是愛滋病已是一種可以藉由藥物,讓感染者體內的病毒能夠有效被抑制,避免免疫系統被進一步摧毀的慢性病。自 2015年以來,幾乎感染者凡是被確診愛滋病,即可投予抗愛滋病毒的藥物,且藥物隨著科技進步,只要每天一顆藥物即可達到有效的病毒抑制。副作用的降低以及服藥顆粒負擔的下降,可有效增加感染者服藥順從性,也讓感染者面對疾病少些恐懼。

    針對風險行為者進行篩檢為愛滋防治重要的措施,目前針對重點人群(key population)包含性交易雙方、男男性行為者、跨性別者以及靜脈藥癮者建議增加愛滋篩檢頻率為 3-6個月一次;而其他人不分性別性傾向,只要有過不安全性行為,建議至少一生可以進行一次的愛滋病毒篩檢。

    此外,除了傳統的保險套以及不重複使用針頭等方式外,利用藥物預防愛滋亦為當今新式的預防愛滋方式。針對發生性行為前,結合暴露前預防用藥以及保險套可以讓預防效果超過 90%;而暴露前預防用藥(pre-exposure prophylaxis, PrEP)的使用方式有每天給予一顆藥物(Truvada,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emtricitabine)或是需要時給予兩種投藥方式,其服藥方式為性行為 2-24小時前服用 2顆藥物,服藥後 24小時與 48小時後再各服用 1顆藥物。若性行為頻繁,仍以每日使用為原則,以使體內有足夠的藥物濃度來預防可能的感染風險,且女性以及B型肝炎帶原者並不建議使用需要時給予的方式來進行暴露前預防投藥。如果發生了不安全性行為,或是防護措施在性行為進行中無法延續(例如保險套破了),亦可以使用暴露後預防投藥的方式進行預防,其服用的方式為於風險暴露後 72小時之內開始投予標準治療的愛滋組合式藥物,需要服用 28天,此等預防性投藥必須和感染科醫師詳細討論後才得以進行。

    本院除了在感染科門診可以進行愛滋病毒篩檢之外,亦推行匿名篩檢服務。需要之個案可以藉由匿名篩檢專線(02-23123456轉67552)於週一至周五早上八時至下午五時,預約匿名篩檢諮詢服務。個案於預約時間前往西址匿名篩檢辦公室(位於西址五東三樓電梯口),進行風險評估以及衛教後抽血,於當場可知愛滋篩檢結果,梅毒亦可於一個工作日後憑個人代號打電話詢問報告。此服務完全匿名,不須健保卡等措施。此外,匿名篩檢站亦提供暴露前、暴露後預防投藥以及性病篩檢等相關諮詢。如果篩檢時有任何需要醫療處置的問題(包含愛滋病毒陽性反應),可在和個案仔細討論後,轉介至感染科或是其他相關門診進行處理。

愛滋病毒篩檢流程, 如前段文字所述

    愛滋病毒在 21世紀已然是可以穩定控制的慢性病,也是一個可以有效預防的疾病,我們期待可以藉由加強篩檢、積極預防(包含預防性投藥),且若發現感染及早治療等方式,阻斷國內疫情,自 2017年國內開始投入預防性投藥開始,我國每年新診斷的愛滋感染者穩定下降,然而,隨之而來的是,其他性病如梅毒、淋病、C型肝炎卻逐漸受到重視,我們期待匿名篩檢站的服務內容,可以銜接愛滋篩檢以及相關性病以及預防性投藥的諮詢,以其幫助到有需求的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