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頸動脈?
動脈將富含氧氣的血液從心臟輸送到頭部和身體。其中有兩條頸動脈(頸部兩側各一條)為大腦供血。頸動脈可以在下頸部的每一側都感覺到,緊挨著下頜角的下方。頸動脈為大腦的前部提供血液,所以影響大腦的思維、言語、個性、感官和運動等功能。脊椎動脈則穿過脊柱供應大腦後部(腦幹和小腦)血液。
什麼是頸動脈狹窄?
頸動脈狹窄,通常由動脈粥狀硬化引起頸動脈管徑變窄。動脈粥狀硬化是在血管壁上堆積了膽固醇,發炎細胞,和鈣質。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物質會黏附在血管壁上,並結合形成「動脈硬化斑塊」。斑塊積聚會導致頸動脈變窄或阻塞,如果嚴重的話,會使中風的風險增加。
頸動脈狹窄的危險因子有哪些?
請參考下表:
危險因子 | 致病機制 |
---|---|
高血壓 | 對動脈壁施加過大的壓力會使它們變弱更容易受到損壞 |
抽煙 | 尼古丁會刺激動脈內壁。吸煙還會增加心率和血壓 |
糖尿病 | 糖尿病會降低有效處理脂肪的能力及內皮細胞的功能 |
高血脂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過高會促進斑塊積聚 |
家族史 | 特別是一等親患有頸動脈、冠狀動脈或周邊動脈阻塞疾病 |
年齡 | 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彈性減弱並且更容易受傷 |
肥胖 | 超重會增加患高血壓、動脈粥狀硬化和糖尿病的機率 |
睡眠呼吸中止 | 夜間停止呼吸的發作會增加中風的風險 |
缺乏運動 | 這會導致損害動脈的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和肥胖 |
動脈硬化共病 | 患有冠狀動脈或周邊動脈疾病罹患頸動脈狹窄的風險更高 |
頸動脈狹窄有什麼症狀?
在早期階段,頸動脈狹窄通常不會產生任何症狀。這種情況可能會被忽視,直到狹窄嚴重到使得大腦缺血,導致中風或暫時性腦缺血。暫時性腦缺血發作是中風最重要的警兆之一。當供應大腦的動脈血管短暫阻塞時,就會發生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可能會持續幾分鐘或幾小時,暫時的出現以下症狀,這些症狀可以單獨出現或同時出現:
- 面部或四肢突然麻木或虛弱,通常僅出現在身體的一側
- 口齒不清,說話困難或無法理解別人在說什麼
- 一隻或兩隻眼睛突然看不清
- 突然頭暈或失去平衡協調
- 不明原因的突然劇烈頭痛
- 吞嚥困難
暫時性腦缺血發作是一種醫療緊急情況,因為無法預測是否會發展為嚴重中風。即使發作只持續很短的時間,然後就感覺正常,也請立即去就醫治療。立即治療可以挽救生命或增加完全康復的機會。暫時性腦缺血發作是面臨嚴重中風風險的重要跡象;經歷過暫時性腦缺血發作的人發生嚴重中風的可能性是沒有經歷過暫時性腦缺血發作的人的十倍。
什麼是中風?
頸動脈狹窄會導致大約 10% 到 20% 的中風。當供應大腦組織的血管阻塞或破裂時,就會發生中風。大腦不能儲存氧氣,因此它依靠血管為其提供富含氧氣的血液。中風會導致血液供應不足,導致周圍神經細胞的營養和氧氣供應中斷。當組織中斷氧氣供應超過 3 到 4 分鐘時,腦細胞就會開始死亡。中風是一種醫療緊急情況,可能會帶來永久性腦損傷和肌肉無力。在嚴重的情況下,中風可能是致命的。 頸動脈狹窄可通過以下方式導致中風:
一、血流量減少。頸動脈可能會因動脈粥狀硬化而變得如此狹窄,以至於沒有足夠的血液能夠到達大腦。
二、斑塊脫落。斑塊可能會脫落並流向大腦中較小的動脈。斑塊碎片可能會卡在這些較小的動脈之中,造成阻塞,切斷部分大腦的血液供應。
三、血塊堵塞。斑塊破裂並在動脈壁上形成不規則的表面。身體會像受傷一樣做出反應,促進凝血過程。結果形成大的血塊阻塞或減緩流向大腦的血液,從而導致中風。
如何診斷頸動脈狹窄?
頸動脈狹窄可能沒有任何的症狀。如果您有風險,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很重要。
醫生會用聽診器聽聽您頸部的動脈。如果聽到異常的血流雜音,可能有頸動脈狹窄。要注意的是,當有頸動脈堵塞時,不一定都有雜音出現;而且即使堵塞很小也可能會聽到雜音。所以如果有症狀或聽到雜音需要進一步的檢查確認。
頸動脈檢查項目請參考下表:
檢查方式 | 檢查說明 |
---|---|
頸動脈超音波 | 一種使用高頻超音波觀察頸動脈是否變窄。這是用於評估是否存在頸動脈狹窄的最常用的檢查方式。 |
頸動脈血管造影 | 這是一種侵襲性檢查:先將細的導管插入手臂或腿部的血管中,並藉助導引管引導至頸動脈。接著通過導管注射顯影劑,同時拍攝頸動脈。可用於評估或確認頸動脈是否存在變窄或阻塞,確定未來中風的風險並評估手術治療的需要,例如頸動脈支架置放術。 |
核磁共振頸動脈血管造影 | 這是使用磁場和無線電波來掃描產生頸動脈的圖片。可以提供有關頸動脈和脊椎動脈狹窄程度的重要信息。 |
電腦斷層頸動脈血管造影 | 使用電腦斷層技術以及靜脈注射顯影劑,以獲得頸動脈的立體圖片。使醫生能夠確定頸動脈和脊椎動脈的狹窄程度,還可以評估通向這些動脈以及大腦中的血管。 |
電腦斷層腦部掃描 | 如果懷疑中風或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可以進行電腦斷層腦部掃描。在掃描期間,X光穿過腦部並被偵測,從而在電腦上生成立體圖像。根據掃描類型,可能會在靜脈注射顯影劑,以便醫生可以更清楚確認大腦中損傷缺血的區域。 |
頸動脈狹窄如何治療?
頸動脈狹窄的治療方法有:
一、改變生活方式
二、服用處方藥
三、根據病情建議的手術
一、改變生活方式
為了預防或減緩頸動脈狹窄的惡化,請考慮以下建議:
- 不要吸煙。在戒菸幾年後,戒煙者罹患中風的風險將與不吸煙者相似。
- 控制慢性病。管理糖尿病和高血壓等疾病有助於保護動脈。
- 定期身體檢查。檢查血脂狀況並接受治療,如有必要,以達到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於 100mg/dl 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於 50mg/dl 為血脂目標(醫生可能會根據其他風險和病史調整這些目標)。
- 飲食要限制膽固醇和脂肪。特別是,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可以減少動脈中斑塊的形成。
- 多吃各種水果和蔬菜。它們含有鉀、葉酸和抗氧化劑等營養素,可以預防 暫時性腦缺血發作或中風。
- 限鹽。過量的鹽(鈉)可能會增加對鈉敏感的人的血壓。專家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取少於 1,500 毫克的鈉。
- 保持健康的體重。超重會導致其他疾病風險,如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睡眠呼吸中止。
- 經常鍛煉。運動可以降低血壓,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並改善血管和心臟的整體健康狀況。它還可以幫助您減輕體重、控制糖尿病和減輕壓力。專家建議一周有 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是每周有五天運動,每次至少鍛煉 30 分鐘至出汗的程度。
- 限制飲酒。過量飲酒被定義為男性每天飲酒超過20毫升,女性每天飲酒超過 10毫升。
二、藥物治療
抗血小板藥物:所有頸動脈狹窄患者都應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以降低中風和其他心血管疾病並發症的風險。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是阿司匹靈(aspirin)。其他可防止血小板“黏在一起”的藥物包括clopidogrel (Plavix)和dipyridamole (Persantine),它們可以單獨使用或與阿司匹靈聯合使用以降低中風風險。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處方抗凝血藥物來稀釋血液並降低血栓風險。
三、手術治療
主治醫師將進行評估,以推薦最適合病情的治療手術包括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和頸動脈支架置放術的選擇。參考病情如下;
如果頸動脈嚴重(大於70%)狹窄,則可能需要進行手術以打通動脈來增加流向大腦的血流量,以防止將來發生中風。
如果頸動脈重度(50%-69%)狹窄同時患者有與頸動脈狹窄相關的症狀,可能需要進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或頸動脈支架置放術以擴大狹窄的頸動脈區段並降低中風風險。
如果頸動脈重度(50%-69%)狹窄不過患者沒有任何症狀,主治醫師將評估檢查結果和風險狀況,然後就藥物治療、頸動脈支架置放術或頸動脈內膜切除術,何者是最佳選擇提出建議。
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是頸動脈疾病的傳統手術治療方法。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配合靜脈鎮靜下進行。在手術過程中,在頸動脈阻塞部位做一個切口。外科醫生從動脈中去除斑塊,當斑塊去除完成後,外科醫生將血管縫合。此時通過此管路流向大腦的血流會恢復正常。
頸動脈血管成形術和支架植入術在患者清醒時進行,但處於鎮靜狀態。在手術過程中,球囊導管通過血管中的護套插入。在 X 光透視引導下,導管穿過血管並引導至狹窄部位的頸動脈。帶有過濾器的專門設計的導絲放置在變窄區域之外。一旦到位,會膨脹球囊幾秒鐘以加寬動脈口徑。過濾器(稱為栓塞保護裝置)收集可能從堵塞處脫落的任何碎屑。支架(一個小的網狀金屬管)被放置在動脈中並擴張以適合動脈的大小。支架永久留在原位以支撐動脈壁保持動脈管路通暢。幾週後,支架會和周圍的動脈組織癒合。研究顯示,頸動脈支架置放術與栓塞保護裝置一起使用時,在高危險外科手術患者中與頸動脈內膜切除術一樣安全有效。
從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和頸動脈血管成形術和支架置放術中恢復通常需要住院幾天。患者通常會在術後一到兩週內恢復正常活動。之後主治醫師會定期進行體檢,並可能進行檢查,從中獲得訊息來監控疾病進展。
結語
粥狀動脈硬化是頸動脈狹窄最常見的的核心病變。除了傳統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像家族史、吸煙、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外,肥胖、睡眠呼吸中止、及缺乏運動也會增加頸動脈狹窄的風險。日常生活注意有無神經異常的症狀,身體檢查時請醫師聽一下頸動脈有無雜音。如果是高危險群可以利用頸動脈超音波評估腦中風的風險。若發現確有嚴重狹窄,便應由有經驗之醫師,進行治療方案評估以有效減少日後發生中風之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