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的目的在提供您更多有用的資訊,並消除您對下肢動脈疾病相關的焦慮。這是由臺灣大學附設醫院血管外科的護士、醫師助理以及醫師所共同設計。此團隊會密切合作以規劃您的住院療程與治療方式。團隊中每一個成員在您的照護上都扮演重要角色,而且都很關心您的健康情況。

動脈(紅色)是將血液運自身體各部位的血管。靜脈(藍色)是將血液運回心臟的血管。

深層靜脈位於接近腿骨的腿中央處,並由肌肉包覆。髂靜脈、股靜脈、膕靜脈及脛(小腿)靜脈均為腿部的深層靜脈。

淺層靜脈則位於肌膚表面,不受肌肉支撐。大隱靜脈即為淺層靜脈。

  腿部循環系統圖

 

什麼是周邊動脈疾病(PAD)?

    周邊動脈疾病(PAD)-又稱為周邊血管疾病、下肢血管疾病、動脈硬化症或動脈硬化-為發生在循環系統動脈內的一種疾病。動脈是將運輸氧氣及富含養分的血液由心臟運至身體各部位的血管。如同心臟內的血管(冠狀動脈),您的周邊動脈(位於心臟外的血管)壁內也可能發生動脈硬化(脂肪與膽固醇沉澱堆積物)。隨著時間進行,沉澱堆積物會讓動脈變窄。最後變窄的動脈會減少流至身體組織的血流量,產生局部缺血。腿部發生阻塞時,可能會造成腿部疼痛或活動時出現抽筋(跛足)、膚色改變、腿部潰爛、潰瘍或疲勞。血液循環完全阻斷時則會造成壞疽或必須截肢。造成PAD最主要的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全球有超過2億人罹患PAD,且人數持續成長中。PAD的盛行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在70歲以上的人口中可達20%之譜。大多數年輕的PAOD病患為男性,但在老長患者中,男女比例大致相同。

PAD的症狀有哪些?

    周邊動脈疾病(PAD)形成的時間可能很長,且症狀可能到晚年才會出現。PAD的第一項明顯症狀為走路時腿部肌肉抽痛。疼痛一般發生在小腿部位,但也可能出現在臀部或大腿。這種症狀即稱為間歇性跛行。此疼痛可能嚴重到影響正常走路。休息時,肌肉需要的血流量較少,因此疼痛會減緩。通常,一般人在初期時不會感覺到抽筋或疼痛,但走路時肌肉可能會有麻木、無力、沉重或疲勞的感覺,但休息一下即能夠減緩症狀。許多初期PAD患者不會出現任何症狀。

    晚期周邊動脈疾病的其他症狀,成因可能包括:

PAD的風險因子有哪些?

    擁有下列一項風險因子以上者有罹患PAD的風險:

如何診斷PAD?

    您的醫師可能會安排特定檢查,以協助診斷您是否罹患PAD,並瞭解疾病的嚴重程度。

    診斷性檢查可能包括:

    踝/肱動脈血壓指數(ABI)。以非侵入性方法測量的ABI是適合用來偵測PAD的做法。這項檢查會比較下肢與上臂的血壓。檢查時會將血壓壓脈帶置於手臂與腿部並充氣,接著再利用手持設備(多卜勒)聽診這兩處部位的血流狀況。ABI篩檢可協助評估流至腿部與足部的血流量,而PAD患者會有較低的血流量。若ABI數值不合理,例如,患有中膜鈣化性硬化的病患,則應改用趾肱指數(toe brachial index,簡稱TBI)

    脈搏量紀錄(PVR)。這項檢查會量測腿部血流量變化。檢查時,患者須躺平並將血壓壓脈帶放在手臂及腿上後稍微充氣。接下來,壓脈帶的壓力減低後會要求患者在走步機上行走5分鐘,或直到腿部開始疼痛為止。血液流過動脈時血管會擴張,造成壓脈帶內空氣體積的增減。記錄器會在螢幕上以波形呈現脈博量的變化。對運動前後的血壓加以量測後,即可協助判斷疼痛是由PAD或其他因素所造成。

    血管超音波這是一項用來檢測血液循環的非侵入性檢查。進行血管超音波時,會將一個轉換器(小型的手持設備)放在將檢測的動脈皮膚上方。轉換器會發射聲波,此聲波遇到動脈會反彈回來。這些聲波經記錄後即會製成血管影像,並顯示於螢幕上。這項檢查可用來偵測動脈內的阻塞情形。

    其他檢查包括血管造影術、CT掃描或MRA。

    血管造影術(又稱為動脈造影術)。這些X光會提供您疾病的「分佈圖」,且常被用來規劃您的手術治療。另外會將顯影物質(劑)注射至鼠蹊部的動脈內,並針對檢測的血管內部進行X光造影以顯示血流,並偵測可能的阻塞情況。

    CT掃描。這項診斷技術可在極短的時間內拍攝不同角度的X光片。電腦會收集這些影像,並將血管的橫斷「切面」顯示於螢幕上。

    MRA。這項診斷工具利用強力磁鐵來製造血管影像。

如何治療PAD?

    治療的主要目標是控制心血管風險因子與伴隨疾病,改善有症狀的PAD病患的外周血流量。包括結構性血管鍛鍊、戒菸及控制心血管危險因子。

    周邊動脈疾病的治療方法包括:

什麼是改變生活方式?

    建議透過改變生活方式來預防疾病惡化,以及降低冠狀動脈及頸動脈疾病的風險因子。改變生活方式的建議包括:

可用來治療下肢血管疾病的藥物有哪些?

    可藉由藥物降低血液中的脂肪與膽固醇並/或讓您的血液較不「粘稠」。這包括:

哪些手術可用來治療PAD?

    包含非手術及手術介入治療

--非手術性介入治療
  • 氣球血管成形術。氣球血管成形術利用導管將氣球放至動脈內,並將粥狀硬塊向血管壁推擠,以撐開阻塞的動脈。可分塗藥及非塗藥氣球血管成形術。
  • 動脈硬化切除術(雷射或機械)。這項治療方法利用插入阻塞動脈的導管來移除粥狀硬塊。
  • 支架治療。支架治療是將一個小型金屬管狀器材插入變窄的動脈內。此支架是用來持續支撐血管並維持血管暢通及血流通過的支撐物。可分塗藥及非塗藥支架治療。
  • 血栓溶解。血栓溶解治療利用可溶解血塊的藥物來恢復正常血流。利用導絲引導的導管可將藥物直接注射至阻塞部位。
--手術介入治療
  • 繞道手術。根據堵塞部位的不同包含許多種血管手術。診斷性檢查結束後,本院血管外科醫師會跟您討論最適合您的繞道手術。這項手術將利用移植物(可能是取自您腿部的靜脈或人工移植物)來繞過阻塞的動脈。移植物的目的是用來製造一條可繞過阻塞血管的「繞道」。
  • 截肢-針對末期壞疽,切除部分或整段足部或腿部(極少數案例為手臂)。

手術介入治療的術前與術後說明

    手術前幾天您將會收到手術時間通知。手術前一天晚上過了半夜後即不可再飲食。手術當天早上,您的醫師會告訴您要配水服用什麼藥物。病房護士會帶您到手術室,而麻醉部的醫師會為您進行手術準備。您的外科醫師會告知您以及您的家屬手術所需時間。

    手術結束後,會通知您的家屬。您將被安置於恢復室內或加護病房內,之後則會被移到正常病房。

出院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