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是供應心臟血流及營養的主要血管,冠狀動脈血管的開口在主動脈根部,分為左右各一出口。主要冠狀動脈分為三條,包括:左前下降動脈、左迴旋動脈、及右冠狀動脈,其中又以左前下降動脈最為重要。一般民眾常說的,心臟三條血管阻塞,代表心臟的主要冠狀動脈都有問題,病情較嚴重。冠狀動脈有病變時會影響心臟血流供應,造成心絞痛、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甚至猝死,尤其是男性青壯年。冠狀動脈疾病造成的原因很多,除了先天性冠狀動脈異常以外,超過百分之九十五是因為動脈粥狀硬化造成的阻塞。

    冠狀動脈阻塞的治療,有內科治療及外科手術。輕微阻塞可用藥物減緩惡化,嚴重阻塞必須重建血管,簡單的血管重建可由心臟內科醫師用心導管進行氣球擴張放支架,複雜或多條的血管重建必須靠心臟外科醫師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根據過去文獻報告,如果病人患有左主冠狀動脈阻塞、或二條以上冠狀動脈阻塞,由於需要置放的支架較多合併風險較高,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結果,比心導管氣球擴張放支架較好。尤其是病人如果年齡超過八十歲、合併糖尿病、腎臟病、心臟衰竭,由於心導管置放支架使用顯影劑會傷腎、風險高、成功率較低,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結果較好。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在常規一般門診病人,平均手術時間 3-5小時,平均住院時間 7-14天,手術死亡率小於百分之一,術後併發症包括:心律不整百分之三十到五十、輕微傷口感染百分之一、腦中風百分之一、腸缺血小於百分之一。至於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使用的替代血管,最常用的是左內乳動脈,使用率接近百分之百;其次是腿的大隱靜脈,使用率約百分之九十五;也有右內乳動脈或手的撓動脈,使用率約百分之七。這些替代血管的長期通暢率,以左內乳動脈最好,十年長期通暢率超過百分之九十。對於腿大隱靜脈的手術截取,有兩種方式:傳統的打開取法,病患會有較長的傷口;內視鏡取法,留下的疤痕較小。但是兩種手術方法對於大隱靜脈的長期通暢率及病患的長期存活率,沒有差別。但是如果醫師手術經驗不足,內視鏡取法反而會造成血管傷害。

    傳統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必須使用體外循環,心臟必須停止跳動,對於高危險性病人,術後併發症較多,風險也較高。最近20年手術有許多進步。目前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開刀方式,依照有無使用體外循環、心臟是否停止跳動,分為三種:第一、不用體外循環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病人無使用體外循環、心臟維持跳動;第二、有使用體外循環、心臟維持跳動;第三、傳統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有使用體外循環、心臟停止跳動。

    其中第一種,不用體外循環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因無使用體外循環,可降低腦中風,降低輸血量,大部份病人不用輸血;且心臟維持跳動,沒有心肌缺氧傷害,減少心肌受損,手術併發症較少,手術死亡率較低。但是手術技術的需求較高,因為心臟持續跳動,一些經驗不足的醫師沒辦法接完全部應該重建的血管,且血管吻合品質變差,因此手術經驗不足或技術不熟,反而會增加病人的長期死亡率。根據過去文獻報告,不用體外循環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比傳統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只有在高危險性病人有較低的死亡率;對中度和低危險性病人,兩者沒有差異。

    世界有許多名人接受過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包括美國總統。近年最知名的是日本明仁天皇,天皇手術時已接近八十歲,手術採用不用體外循環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手術時間 3小時56分,幾乎沒有出血,2周即可出院。台大醫院自西元 2000年底開始全面採用不用體外循環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發展已超過20年,目前約有百分之五十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採用不用體外循環。台大醫院許榮彬醫師於西元 2000-2021年,執行不用體外循環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已超過 1700人,西元2013年並發表開始約 1000人的手術經驗,於美國胸外雜誌,病人平均年齡 66歲,嚴重三條血管阻塞超過百分之八十,平均每位病人繞道血管 3.42條。手術結果:對於非急性病患,手術死亡率小於百分之一,腦中風小於百分之一;對於年紀超過 80歲病患,手術死亡率也僅有百分之二。目前平均每位病人繞道血管超過 4條,大部份病患不用輸血,輸血病人比率小於百分之三十。但是對於休克需緊急手術病患,手術死亡率會大幅增加至百分之三十三,超過 80倍。建議民眾,如果有病要及早就醫,儘早手術。

問: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手術死亡率很高?傷口很痛?

    答: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是目前常見的心臟手術死亡率最低的。對於非急性病患,不用體外循環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手術死亡率小於百分之一,腦中風小於百分之一;對於年紀超過八十歲病患,手術死亡率也僅有百分之二。至於手術傷口疼痛,由於正中傷口呼吸時不會移動,多數病患使用簡單的普拿疼止痛即可。

問:不用體外循環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手術複雜需自費數萬元?

    答:不用體外循環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雖然需要使用許多特殊醫材,不過這些醫材健保都有給付,且手術本身主要靠醫師技術及團隊合作,病人沒有自費超過一萬元以上的特殊醫材。

問:年齡超過八十歲、糖尿病、洗腎、嚴重心臟衰竭,手術風險高,不適合手術,用心導管放支架就好?

    答:根據過去文獻報告發現,病患如果年齡超過八十歲、合併糖尿病、有腎臟病、有嚴重心臟衰竭,由於心導管置放支架使用顯影劑會傷腎、風險高、容易再阻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結果明顯較好,因此高危險病患反而更需要手術治療。

問: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是否可用小傷口手術或達文西手術?

    答:目前需要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病患,大多是嚴重三條血管阻塞,而三條血管阻塞病人平均繞道血管一般超過4條,甚至需要繞道6-7條,而小傷口手術或達文西手術大多僅能繞道1-3條血管,小傷口手術不易執行完整的繞道,影響病人長期預後。相關問題,術前可以請教您的心臟外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