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飲食障礙症?

    飲食障礙症囊括與食物、飲料及b養攝取有關的身心疾病,常在青少年時期或成年早期發病,患芘Е峇W認為以高社經地位的年輕女性居多,但近年研究顯示飲食障礙症可能影韘U種社經背景的族群。患穻b認知層面、行為層面以及生理狀況出現明顯的異常,最嚴重可能造成無法回復的身體損害甚至死亡。

飲食障礙症怎麼分類?

    依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在2013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簡稱DSM-5),餵食和飲食障礙症(以下稱飲食障礙症)包括厭食症、暴食症及嗜食症三種主要疾病,以及相關的異食症、反芻症、迴避/節制攝食症、其他特定和非特定的「餵食和飲食障礙症」等。以下就三種疾病作簡介:

1.厭食症

    又稱神經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其診斷要件要符合在認知上極度害怕變胖或極度追求瘦身,並以此產生異常的行為,比如過度的迴避進食、過度運動、催吐或使用瀉劑等。因此產生的身體損害包括過低的體重、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等。厭食症心理機制的核心異常在於其日常的思考、情哄B行為m被自己的體重或身形所綁架,甚至成為個人自尊心的唯一來源,以至於無時無刻在思考減重或避免熱量攝取而無法進行一般人的日常活動。厭食症在行為層面又分成兩個次分類:

  • a.限制型:病患嚴重限制自己的熱量攝取,以及過度運動來消耗熱量。
  • b.暴食型:病患會反覆的暴食(短時間內攝入大量食物)後再想方設法(例如催吐、使用瀉劑、浣腸等)把食物排出體外。
2.暴食症(Bulimia Nervosa)

    病患會出現反覆的暴食行為,患穻b大量攝入食物(常是高熱量食物)時常感到進食的衝動是無法控制的,並會在暴食後感到情咩C落、自我厭惡或罪惡感,並因此採取各種方式減重(例如催吐、使用瀉劑、浣腸等)。暴食症患穻P時也對自己的體重與身形投與過度的注意,但與厭食症的暴食次分類比較,純暴食症病患沒有體重過輕的問題。雖然暴食症患穸郁◇持在一般體重,反覆暴食與催吐、浣腸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且其暴食與排除行為也常對日常生活活動造成顯著的妨礙。

3. 嗜食症(Binge Eating Disorder)

    患秅]會出現反覆暴食行為,且在短時間大量進食時感到無法控制,但不會像暴食症患穻酗狟迠呇R或其他排除的行為。嗜食症在流行病學的盛行率是三種飲食障礙症中最高的。患芶擳姜常是過重。以下為比較表格:

厭食症─限制型 厭食症─暴食型 暴食症 嗜食症
對身體形象或體重過度注意 不一定
過度限制熱量攝取 有,但使用進食後排除方式
暴食行為
排除行為
體重 過輕 過輕 一般正常 常過重
食慾減退 疾病後期才出現
常合併之精神疾患 憂鬱症
社交畏懼症
強迫症
憂鬱症
躁鬱症
焦慮疾患
物質濫用
衝動控制疾患
憂鬱症
躁鬱症
焦慮疾患
物質濫用
衝動控制疾患
常出現的個人特質 完美主義
極度自律
固著思考
低衝動性
完美主義
極度自律
固著思考
較高衝動性
對壓力與負面情垮虓P
常有問題行為
高衝動性
研究較少

飲食障礙症會對身體產生那些危害?

  1. 過度的限制進食除了造成體重過輕外,還會造成肌少症、骨質疏鬆提高跌倒、骨折風險,體液不足會造成腎功能異常,電解質不平衡可能造成心臟傳導異常、心律不整,b養不足會造成各種內分泌失調,如女性停經、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嚴重的厭食症會造成血壓過低與心跳過慢而有生命危險。
  2. 排除行為如催吐會造成食道受胃酸灼傷、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等;過度使用瀉劑則除了一樣會脫水外,也會因為鉀離子被大量排出而有心律不整的風險。
  3. 除了直接對身體產生危害之外,飲食障礙症患苀怓鬼W惱的是其每天生活包括思哄B心情與行為m被進食、體重控制、排除行為綁住,厭食症患穻b與他人進食時常要偷偷把食物處理掉或藏來,暴食症患穻]為怕自己失去控制暴食的樣子被注意,時常要躲來進食。這些因為對體重或身形過度關注的問題產生的代償行為又進一步造成身心壓力,並影顐鴠膨`生活與社交、職業功能。

飲食障礙症如何康復?

    飲食障礙症早期被認為是單純心理因素引,後來研究才發現發病之原因是多重且互相影顒滿A包含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遺傳因素、成長背景與創傷經驗、家庭互動因素,社會文化與個人性格因素等。因此,除了藥物治療外,各式的心理社會介入也在治療上佔主要角色。以下概述:

  1. 住院治療:嚴重的厭食症已經出現嚴重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甚至心律不整等危及生命的身體症狀時要積極考慮住院治療,全方面監測身體狀況並在醫療團隊(內科醫師、精神科醫師、護理師、b養師、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等)合作下採用行為治療、認知治療與藥物治療,並逐步增加熱量攝取,讓體重及b養狀況能回歸正常。
  2. 家族共同治療:針對青少年厭食症患舠`遇到的心理議題如成長過程中與家長的關係、對自己相關議題主導權的爭奪、以及人際關係議題等開發出的治療模式。家族治療在專業人員與病患、家人的合作下分階段處理這些議題。
  3. 認知行為治療:處理飲食障礙症對患穻菑v的體重與身形過度要求的認知問題,並在行為方面做出調整,讓患肵鉆鄸惘菑v的身體狀態、進食狀態、情囿牯A、異常行為,以及可能的人際相處問題,逐步將解決問題及正常飲食的主導權交還給自己。
  4. 藥物治療:長久以來針對飲食障礙症的藥物研究顯示沒有單一種藥物可以治癒飲食障礙症的核心症狀,但對改善體重以及暴食行為有療效。另外由於飲食障礙症常合併憂鬱疾患、焦慮疾患等其他嚴重精神疾病,有證據顯示針對共同出現的精神疾病給予妥善的藥物治療,對飲食障礙症的康復也有幫助。

飲食障礙症患耵漁a屬有什麼可以做的?

  1. 飲食障礙症(尤其是厭食症)常在疾病初期不易察覺,患籵瓣覺得自己有問題或需要求醫,因此家人如果觀察到以下徵兆要提高警覺:
    • a.體重不斷下降或不斷落後青少年正常體重生長曲線
    • b.飲食習慣改變
    • c.曾到內外科但檢查不出問題
    • d.經期紊亂、月經不來
  2. 暴食症或嗜食症的患舠`對自己失去控制的暴食或排除行為感到羞恥而無法對家人啟齒,此時建議家屬用開放支持的態度協助理解情況,告知這些行為不是自己的錯而是生病了,並鼓勵就醫。
  3. 飲食障礙症是由生理心理社會多重因素造成,因此一味的建議或強迫患穸膨`飲食只會造成衝突加劇,或加重患穻U種問題行為(如藏食物、催吐等),宜多與患芛噫q,強調無論病況如何、體型怎麼變化,家人還是會一直陪伴,不會輕易把愛收回。家人的支持常是飲食障礙症患肵鈱酋w接受治療與進步的關鍵因子。
  4. 病患對自己的情況羞於啟齒或對症狀輕描淡寫是醫師在診斷飲食障礙症時常碰到的困難,因此在情況許可時建議家人陪同就醫,可以讓醫師做即時診斷並和家人一同討論最好的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