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是我國法定傳染病之一,是由結核桿菌所引起之疾病,主要是空氣與飛沫傳染。結核病可區分為「肺結核」和「肺外結核」兩種,肺結核即為存在於肺的結核,而肺外結核則可為腸結核、脊椎結核、皮膚結核和生殖系統結核等。若診斷為「肺外結核」的病人不具傳染性,不會傳染給別人,而診斷為「肺結核」的病人,又可分為傳染性和非傳染性兩種。若痰液中有結核菌才具有傳染性,在尚未服藥治療前是會傳染給別人的。

    結核病的傳染方式為飛沬和空氣傳染,帶菌的結核病人若在公共場所講話、咳嗽、唱歌或大笑時產生的飛沫及咳痰,會排出結核分枝桿菌。這些飛沫混在塵埃中,乾燥後飛沫的殘核飛揚飄浮在空中,直徑小於5 μ 的飛沫殘核便可經由呼吸道到達正常的肺胞,造成感染。但結核分枝桿菌不容易到達肺的末梢,不像流行感冒或麻疹病毒一旦附著在呼吸道上皮就會發生感染,所以傳染通常發生於空氣不流通的室內,及較親密的接觸者,或居住在同間屋子裡。平常的對談、觸摸是不會傳染的,也不會經由衣服、食器傳染。

    感染不代表發病,感染結核菌終身的發病率約為 5~10%。一旦感染結核菌,感染後的前 2年,發病機會最高。雖然感染後不易發病,但是有些人發病的危險性較高,如學齡前幼童、糖尿病控制不良患者、洗腎患者、胃切除患者、器官移植者、吸毒成癮者、後天免疫不全患者、長期使用類固醇、癌症患者、有精神壓力、抽菸者、被多量排菌者傳染者、結核病密集接觸而感染者等等,發病的危險性較高。感染結核菌若未發病,則會進入潛伏結核感染狀態,不具傳染性也沒有症狀,但是當身體免疫機能下降時,結核菌還是可能在潛伏感染者身上突破免疫系統,再度活化而發病。

    結核病發病的症狀常見有疲倦、夜間盜汗、慢行咳嗽、體重減輕和食慾不振等,診斷方式可以胸部X光、痰液培養、痰耐酸性抹片、甚至病理切片等。一旦確診,結核病人之治療只要配合醫師的處方,按時規則服藥、定期回診,還是可以治癒的,一般治療時間約 6個月或 9個月。醫師會依據病人的病情延長治療時間,以確保治療成功。藥物治療通常都是都是多種藥物合併治療,而且病人一定要按時服藥、規則服藥,以免容易產生抗藥性結核病,一旦產生抗藥性結核病,又須延長治療期間。 藥物副作用常見有肝炎、皮膚疹、視力模糊、腸胃不適等,若有相關的副作用記得一定要告知醫師,由醫師調整藥物,切勿自行停藥。

    結核病人居家期間,該注意什麼又如何自處呢? 家人又該怎麼自我防護? 以下就結核病人之食衣住行給予的建議。

    若是傳染性結核病人在治療期間,建議一開始服藥的前 2個星期,儘量在家休養,加入「都治計畫」,將會有公衛護理師協調,指派都治關懷員進行送藥服務,有專人每天提醒及關懷病人服藥的情形,目的是希望藉由醫療公衛人員或都治關懷員的嚴密監督下,確保每位結核病人能規則服下每一顆藥物,並給予支持關懷,及協助評估病人有無服藥不適或副作用,使病人可如期完成治療,徹底發揮「送藥到手、服藥入口、吃了再走」之精神,以及避免抗藥性結核菌的產生。病人也應戒煙戒酒,避免影響治療效果,也不迷信偏方、不食用來路不明的中草藥,以免加重病情或造成肝指數升高,無法判定是否為藥物治療的副作用,甚而延誤治療好時機。

    結核病人因體內處異化代謝情形狀態,所以易造成熱量消耗,導致營養不良,也有可能因結核藥物之副作用,造成食慾不振,故結核病友須注意達到總熱量和高蛋白質的攝取,如肉類、乳製品和大豆製品等,亦應補充維生素和富含鈣質食物,如深綠色蔬菜、雞蛋、牛奶、小魚乾等,原則上應注意適當的均衡飲食,和攝取足夠水分。因結核病通常不會經由衣服或食器傳染,也不會經由食物傳染,所以病人不需要分食,所使用的餐具也不需要另外消毒。

    結核病人通常居家治療即可,除非是衛生單位判定病人的病情需要進行長時間隔離治療以阻斷其傳染性,才會限制病人的人身自由以進行結核病治療。否則病人可在居家治療即可。居家環境要保持空氣流通、乾燥、陽光充足。病人的被褥、衣物要經常換洗、陽光曝曬消毒 4-6 小時。病人也須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例如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帕或衛生紙掩蓋口鼻、吐出的痰液要用衛生紙包好丟入馬桶沖掉,可保護周遭的人和同住家人遭受感染的風險。

    病人在傳染期間,應避免前往人口聚集的公眾場合,若必須外出就醫須配戴口罩,口罩若有髒污或潮濕需立即更換,一天至少換一個。傳染性結核病人是不能搭乘八小時以上之飛機行程,而抗藥性結核病,則無論搭乘時間之長短,均被認為對同機旅客之健康具有威脅,故傳染期間是不得搭乘大眾航空器。須等到規則服藥 2週或痰液檢驗呈陰性以後,就可以恢復作息如常。

    結核病友只要開始治療,傳染力很快就會大幅降低,不須過度緊張,周遭的人也不需要排斥結核病友,依據傳染病防治法規,除非是衛生單位判定需隔離治療者,政府機關、民間團體、事業或個人不得拒絕傳染病人就學、工作、安養、居住或與其他不公平之待遇。與傳染性結核病人,在治療前長期相處的同住家人,或接獲通知為密切接觸者時,也無需過度緊張,不代表已遭受感染,依照衛生單位指示至醫療院所接受檢查,才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結核病只要好好配合治療,放寬身心、維持良好作息、均衡飲食,以增強免疫力,提升治療效果,如此一來不僅治癒自己也維護了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