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在人體的消化之旅

    食物在口腔中被咀嚼成小塊,隨著唾液經過食道,進入到胃中;抵達胃部的脂肪,透過胃脂解酶分解為小分子的型態,接著繼續前往小腸;肝臟合成膽鹽、形成膽汁,儲存在膽囊當中,當需要消化脂肪時,膽汁分泌至小腸,將小分子的脂肪進一步乳化為脂肪粒;最後,胰臟分泌的胰脂解酶,會將脂肪完全水解,進而被身體吸收利用。

什麼樣的狀況需要執行低油飲食?

目的

    透過限制飲食中脂肪的攝取量(每日小於 50公克),以降低胰臟及腸道負荷,減少對膽囊的刺激以及降低血中脂質濃度。

食物選擇

大類 可食 忌食
魚、蛋、肉類

水產類
大多數的魚類及海鮮脂肪含量低

肉類
油花較少(較瘦),及去皮的家禽肉,例如:腱子肉、菲力、腰內肉、後腿肉、豬里肌、雞胸肉等

蛋類
蛋白;蛋黃需視個人耐受程度,評估是否適合食用

水產類
魚卵、蟹黃、魚肚等油脂含量高的部位

肉類
富含油花及帶皮的種類,如:豬蹄膀、梅花肉、五花肉、豬皮、雞皮等

加工製品
火腿、香腸、肉乾、魚餃、貢丸等

豆類及麵筋製品 黃豆、黑豆、毛豆及其加工製品,例如:豆腐、生豆包、豆干、烤麩、麵腸等 經油炸過後的豆、麵製品,如:麵輪、麵筋泡、炸豆包、炸豆捲、油豆腐以及在製程中會添加大量油脂的百頁豆腐
全榖雜糧類 米、麵、饅頭、吐司、米粉、冬粉、地瓜、馬鈴薯、南瓜、芋頭、紅豆、綠豆等

烹調方式
炒飯、炒麵、速食麵等

各種加油製作的中、西式餐點
燒餅、油條、蛋餅、甜不辣、煎餃、鍋貼、菠蘿麵包、糕餅等

額外搭配的食材
部分穀物沖泡包、飲品,會搭配堅果

蔬菜及水果類 新鮮的蔬菜水果 酪梨、橄欖及椰子肉
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無論是動物、植物油;堅果,如:杏仁、核桃、腰果、花生、芝麻等,都需特別注意烹調時添加及額外攝取的份量

烹調方式及調味料

  可用 忌用
調味料
  1. 鹽、糖、醋、醬油、蠔油膏、鰹魚醬、番茄醬等
  2. 天然辛香料,如:蔥、薑、蒜、胡椒等
油蔥酥、蛋黃醬、沙拉醬、芝麻醬、花生醬、辣椒醬、沙茶醬、豆瓣醬、奶油、豬油、甜麵醬等
烹調方式 清蒸、水煮、清燉、烤、滷、涼拌等不必額外加油的方式 油炸、油煎等需使用較多油脂的方式
製作肉類滷、燉湯時,可待放置冷藏後,將上層浮油去除,再加熱食用

執行低油飲食的小技巧:

 

  在治療期間,會根據疾病進程,搭配階段性的油脂限制及飲食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