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科門診中,老年憂鬱症相當常見,流行病學研究指出,老年憂鬱症仍常見於女性長者,同時也和居住環境有關係。

    雖然老年憂鬱症和成人憂鬱症,在精神症狀表現大多類似,然而老年憂鬱症在表達身體不適甚至出現慮病想法,或是合併精神病症狀的比率,較成人族群明顯。因此,當老年族群出現身體不適,在其他專科門診接受評估以及詳細檢查之後,還沒有發現可能的病因或是明顯的異常時,可能要考慮是老年憂鬱症狀的表現。

假性失智是銀髮族憂鬱症中重要的議題

    某些憂鬱情緒合併行動遲緩的老年族群,常在門診時主動告知看診醫師,發現自己有專注以及記憶力困難,但比家屬觀察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現記憶力困難的程度,更為明顯。如果憂鬱症狀出現的時間早於記憶力困難;對於需要記憶力才能回答的問題,往往回答不知道;對於心理衡鑑參與動機不高,或是並沒有明顯記憶力缺損結果;個人或是家族病史包含情感性疾病。這時候有很大的機會可以稱為『假性失智』。

    假性失智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同時在失智症病程中也常會出現憂鬱情緒,因此在臨床情境中,鑑別假性失智或是早期失智的情形,是重要且具有挑戰性的。

銀髮族憂鬱症病因最需要注意的是與其他身體疾病的共病關係

    老年初發憂鬱症的病因和成人憂鬱症的病因類似,包含生物、心理以及社會因素。

    雖著年齡老化,逐漸出現許多慢性病,老年憂鬱症和成人憂鬱症很大的不同,是需要考慮憂鬱症與其他身體或是精神疾病的共病關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風等慢性病都是老年憂鬱症明顯的危險因子。老年憂鬱症病人,如果合併其他身體疾病,特別是心血管疾病,也會增加死亡率。

    另外社會心理因素,包含老年孤獨、困苦、居住環境等,是憂鬱症很重要的誘發因素。研究指出,居住在社區、看門診、住院或是護理之家病人,老年憂鬱症發生率有極大的差異。

    銀髮族自殺也是需要注意的議題,老年族群自殺發生率,特別是男性,隨年齡增加而增加,而老年自殺通常都和憂鬱症相關。

如何評估銀髮族

    與病人會談時,臨床醫師需要注意病人以及醫師對於症狀是否超過正常老化範圍的認知差異。最重要的部分是聚焦於病人最為困擾的症狀,同時也需要小心評估症狀,以及病人對於症狀的自我解釋。例如性功能可能隨著年齡老化受到影響,讓病人生活甚至是心情,嚴重受到影響,然而肢體活動嚴重退化倒臥床或是需要輔具協助的程度,可能在病人眼裡卻是自然老化的過程。

    此外,從病人及同住家屬獲得詳細的病史,藉由家屬對於病人精神狀態以及行為觀察,了解病人的社交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評估當下的整體功能以及與病前功能相較之下的變化,另外綜合考量病人個人或是家庭過去重大身體或是精神疾病,搭配心理衡鑑也可以幫助鑑別診斷,讓臨床醫師更能夠了解病人當下的情形,提供幫助病人的線索。

銀髮族憂鬱症的治療以及預後

    老年憂鬱症的治療原則大致上和年輕族群相同。使用抗憂鬱劑藥物治療和年輕族群相同有效。

    然而因為老年人對於藥物劑量較為敏感,在使用抗憂鬱劑須較為謹慎,起始劑量為成年族群的一半,也需要緩慢調整劑量。然而在適當抗憂鬱劑劑量維持適當的時間,治療反應仍然不理想的病人,如同年輕族群,可能要考慮更換抗憂鬱劑、或是合併使用其他藥物或是心理治療。

    考量老年族群的其他身體疾病,任何可能影響憂鬱症狀的疾病都應該要獲得妥善的治療,同時在使用藥物時需要考慮相關副作用,以及注意同時服用其他藥物潛在的交互作用風險。針對老年族群,另外特別重要的就是警覺自殺風險。

    如果憂鬱症合併以下情形,例如嚴重的躁動、自殺意念及行為、威脅生命的木僵、對藥物沒有反應,電痙攣治療是安全,而且能夠緩解上述嚴重情形。

    老年憂鬱症的預後大致上可分為三種情形,三分之一的病人可完全痊癒不再復發,三分之一病程起起伏伏,時好時壞,三分之一症狀會惡化而且慢性化。

    老年憂鬱症患者如果沒有合併身體疾病、身體功能退化或是認知缺損,預後和年輕族群類似。如果沒有受到其他共病因素影響的話,超過 70%重度憂鬱症的老人在服用抗憂鬱劑、維持適當的劑量以及足夠的時間下,可從憂鬱症中恢復。

    根據研究指出。女性、外顯性格、有工作、疾病病程時間短、良好的適應能力、沒有影響功能的身體疾病等等是良好的預後因素,而器質性腦病變,遵從治療程度不佳等等為不良的預後因素。在治療過程中都需要注意。

銀髮族憂鬱症與失智症的關係

    老年憂鬱症中出現假性失智會增加未來失智症的風險,年輕或是老年憂鬱症病史,同樣也會增加失智症的風險。假性失智的情形中,如果認知缺損和憂鬱症相關,當憂鬱症恢復的時候,認知缺損也會跟著恢復。因此。早期憂鬱症狀伴隨輕微認知缺損,也許代表失智症前期的徵兆,可能也需要考慮是否為阿茲海默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的風險。

    如果在失智症中,出現憂鬱情形,可以隨著時間惡化失智症症狀,增加失能以及肢體攻擊,甚至造成照顧者的憂鬱情緒。

    老年憂鬱症和身體疾病通常都會互相共病,而且因果關係是雙向的。例如憂鬱症症狀包含體重減輕。但衰弱造成明顯體重減輕,可以造成臨床上顯著的憂鬱症狀。許多身體疾病都已證實和憂鬱症相關,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質疏鬆、髖骨骨折等等。

    憂鬱症症狀包含活動能力受損,同時失能也可以增加憂鬱症狀的風險。憂鬱老人不可避免發生功能退化。因此提供給老年族群輔助器具,例如日常生活必須輔具,可維持銀髮族原有使用器具的能力,避免退化,可進一步減緩憂鬱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