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皮拉提斯(Pilates)?

    皮拉提斯是由1883年12月9日出生於德國的Joseph H. Pilates先生所創立的一套運動,由他的姓氏而命名。Pilates先生自小有氣喘和風溼熱而體弱多病,所以一生都在追求健康與良好的體能。他學過體操、健身、武術柔道和拳擊,當過健美運動員、拳擊手,馬戲團表演者和體適能教練。他認為不良姿勢以及低效率的呼吸方式是造成健康不良的根源,所以設計了一系列運動融合了核心肌群訓練、體適能、瑜珈、體操、舞蹈及復健醫學概念,鼓勵運動者要用意念來控制肌肉,將注意力集中在有助於保持身體平衡並為脊椎提供支撐的核心肌群上。他與太太大約在1925年於美國紐約創立了第一間工作室教導皮拉提斯運動。

皮拉提斯運動有什麼功效?

    皮拉提斯運動強調核心肌群的訓練,核心肌群主要包含了身體前側的腹橫肌、後側的多裂肌、下方的骨盆底肌。核心肌群與腹腔上方的橫膈膜共同形成了穩定身體動作的力量中心。核心肌群為身體中軸最內層的肌肉,提供了主動穩定脊椎與骨盆的功能。當身體要執行任何動作前,核心肌群應活化扮演穩定身體中軸的功能後,身體的表層肌群或四肢的肌肉再有所動作,如此可以確保脊椎與骨盆的穩定,避免不當動作造成的傷害。有些人因為過度強化身體表層肌群的使用或因為不良姿勢、不對稱的動作習慣造成脊椎兩側肌肉使用的不平衡、減少了喚醒核心肌群的能力,長久下來將對脊椎造成傷害。所以進行皮拉提斯運動能重新訓練、活化核心肌群,搭配著呼吸,在良好的姿勢下進行運動。除了活化核心肌群外,皮拉提斯運動也包含了肌肉的伸展、活化各關節的動作、身體的協調性、平衡的挑戰等運動設計。

皮拉提斯運動-五大原則

  1. 呼吸:皮拉提斯運動時動作與呼吸是搭配的,用鼻子吸氣、嘴巴吐氣,呼吸的動作是放鬆輕柔的,不過度用力。吸氣時空氣進入肺臟撐開,肋骨往外側擴張,吐氣時氣體排出肺臟回復而肋骨收回。不出現脖子周圍肌群過度的動作。練習皮拉提斯運動前都應有正確的呼吸下再啟動動作,通常較費力的動作搭配在吐氣時進行,脊椎伸展動作搭配吸氣,脊椎彎曲動作搭配吐氣。
  2. 骨盆擺位:皮拉提斯運動強調核心的控制,所以運動時骨盆的位置也很重要。當進行閉鏈式動作,即雙腳有承重情況下,可以將骨盆擺放在正中姿勢--將雙側髂前上棘(骨盆前方兩側的骨突處)與恥骨聯合(尿道上緣的骨頭)這三點連線平面與床面平行,就是骨盆呈正中姿勢。當進行開鏈式動作,即雙腳是懸空的情況下,可以腹肌微用力帶動骨盆擺在微後傾的姿勢,如此腰椎後方的空隙消失後,腰椎後方貼平床面,可提供更大的支持底面積以應付較難的開鏈式動作。
  3. 肋骨位置: 腹肌的上緣經筋膜連結著肋骨,皮拉提斯運動時需保持肋骨在良好的位置下不往外突,若肋骨外突,腹肌則無法達到良好的收縮,特別是在手部有上舉的動作時肋骨易外突,要特別注意。
  4. 肩胛骨擺位與穩定性: 皮拉提斯運動開始時需將肩胛骨擺放在正中位置。部分頸部與肩部肌群連結在肩胛骨上,當肩胛骨維持在較好的位置上不過度聳肩、向前傾,能降低肩頸肌群的張力。而肩胛骨是一個浮動的關節,有良好的活動度與穩定性是重要的,不過度僵硬。
  5. 頭頸姿勢: 皮拉提斯運動時須注意頭頸姿勢,頭部位置須在身體的延伸線上,不過度低頭或後仰,可注意運動時視線的方向來調整。坐或站姿時的起始位置,從側面看,耳垂、肩膀與身體呈一直線,若耳垂較往前的話表示頭部過度伸向前。

銀髮族也能做皮拉提斯嗎?

    答案是肯定的!銀髮族也能做皮拉提斯。皮拉提斯運動可根據每位學員的各別化身體狀況,設計不同的運動動作。本文下方將挑選10個適合銀髮族進行的皮拉提斯運動,讓銀髮族在家中也能進行。第一次進行前若能有受過皮拉提斯訓練的治療師進行當場指導的話更好,可確保您能在家做出正確動作。若運動過程若有不適,建議找物理治療師、皮拉提斯教練等專業人員諮詢喔!

1.呼吸

做法:平躺姿下雙膝彎曲腳踩床,骨盆在正中姿勢,雙手放在肋骨兩側感受肋骨的起伏。輕輕地用鼻子吸氣嘴巴吐氣,吸氣時肋骨往外擴張,吐氣時肋骨收回、肚臍微往下收。重覆 3-5次呼吸。

1.吸氣 肋骨往外擴張

2.吐氣 肋骨收回、肚臍微往下收

骨盆正中姿勢:骨盆雙側髂前上棘與恥骨聯合這三點連線平面與床面平行,腰椎會有自然向前凸的弧度。

2.聳肩與沉肩

做法:平躺姿下雙膝彎曲腳踩床,骨盆在正中姿勢,雙手平貼在床上。吸氣時雙肩同時上提帶向耳朵方向,吐氣時肩膀同時往下沉帶向腳的方向。重覆 3-5次。

1.吸氣 雙肩同時上提

2.吐氣 肩膀同時往下沉

注意:吸氣時肩膀不要前(往天花板方向)用力,應平貼於床上。

3.手臂繞圈-活動雙肩

做法:吸氣時雙手手心朝內由前向上舉到頭兩側,吐氣時時雙手再向外打開從旁邊放回身體兩側,重覆3-4次(下方圖示動作)。接下來反向畫圓,吸氣雙手掌心向天空由身體兩側往頭兩側打開,吐氣再往下放回身體兩側,重覆3-5次。

1.吸氣 雙手手心向上舉到頭兩側

2.吐氣 雙手再向外打開從旁邊放回身體兩側

3.吐氣 往下放回身體兩側

注意:吸氣時肩膀不要前(往天花板方向)用力,應平貼於床上。

4.捲骨盆

做法:屈膝躺姿下骨盆維持正中姿勢,雙手可以放在骨盆雙側髂前上棘以感受骨盆的動作,吸氣時保持原姿勢不動,吐氣時,腹肌用力帶動尾椎微捲起,肚臍往內收,此時骨盆微後傾保持薦椎仍在床面上,下背貼會自然貼平床面。吸氣時骨盆再反向捲回正中姿勢。重覆 3-5次。

1.吸氣預備

2.吐氣 腹肌用力帶動尾椎微捲起,肚臍往內收

3.吸氣 骨盆再反向捲回

5.分節橋式-胸腰椎分節運動

做法:屈膝躺姿下骨盆維持正中姿勢,手放在身體兩側,吸氣預備,吐氣時將尾椎、腰椎、胸椎一節一節向上推,直到肩膀與膝蓋從側面看呈一直線,接下來吸氣維持不動,吐氣時再將胸椎、腰椎、尾椎一節一節放回床面。重覆 3-5次。

1.吸氣預備

2.吐氣 尾椎、腰椎、胸椎一節一節向上推

3.吸氣 胸椎、腰椎、尾椎一節一節放回床面

  1. 發力的部位來自臀肌與腹肌,雙腳不宜過度用力。
  2. 注意做此動作時頭躺於床面即可不要躺在枕頭上,以免造成頸椎過度壓力。

6.蚌殼運動-骨盆單側穩定

做法:屈膝躺姿下骨盆維持正中姿勢。吸氣預備,吐氣時單腳膝蓋往外打開約30-40度,並維持骨盆及另一腳穩定,吸氣時把膝蓋帶回,接下來換另一腳做,重覆 4-6次。

1.吸氣預備

2.吐氣 單腳膝蓋往外打開

3.吸氣 膝蓋帶回

注意:注意肋骨不要往上翹起,過程中腹肌要出力把肋骨往內收。

7.髖關節旋轉-活動髖關節

做法:屈膝躺姿下骨盆維持正中姿勢。吸氣時右膝先倒向外側,腳跟維持貼在床面上,右膝慢慢伸直,吐氣時右腳轉向內側再帶回起始位置,過程中都保持腳跟貼床(右腳動作如下方圖示)。重覆右腳 3-4次。再換左腳做同樣對稱動作,重覆 3-4次。

1.預備 骨盆維持正中姿勢

2.吸氣 右膝先倒向外側

3.持續吸氣 右膝慢慢伸直

4.吐氣 右腳轉向內側

5.持續吐氣 右腳帶回起始位置

注意:骨盆需穩定保持在正中姿勢

8.美人魚-伸展側腹

做法:美人魚坐姿,雙腳如下方圖示,右腳似盤腿姿,左腳為內轉坐姿(若無法做到此姿勢,改為坐在一般椅子上的坐勢即可,雙腳自然下垂踩地)。脊椎向上延伸。吸氣時舉起右手劃一弧線至左側,感受右側腹繃緊,吐氣再把右手劃弧回來放下。接下來換伸展左側腹,記得雙腳的姿勢也要對稱交換。雙側各重覆 4-6次。

1.吸氣 舉起右手劃一弧線至左側

2.吐氣 把右手劃弧回來放下

注意:舉手側的骨盆儘量坐穩不離開床面。

9.脊椎旋轉-伸展胸椎

做法: 側躺在枕頭上,雙腳彎曲併攏,雙手向前伸直合掌,吸氣時上面的手舉向天花板,劃過天花板時吐氣,到最開時停留吸氣,吐氣時再將手帶回到起始位置。重覆2-3次。接下來換邊做也重覆 2-3次。

1.吸氣 上面的手舉向天花板

2.吐氣 劃過天花板,最開時吸氣不動

3.吐氣 再將手帶回到起始位置

強調胸椎的旋轉伸展,腰椎與骨盆放鬆會自然跟著胸椎往同向旋轉一點。

10.嬰兒式-下背伸展

做法:跪坐於腳跟,將身體往前趴,兩手向前延伸,額頭貼於床面,保持肩膀和下背放鬆。保持自然呼吸,停留2-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