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是相當常見的疾病,在西方國家與台灣來說, 約有10%甚至到30%的人受到過敏性鼻炎症狀的困擾,最常見的年齡層是從學齡階段的孩童開始到青壯年, 隨著工商業社會的生活型態與環境的因素所影響,過敏性鼻炎的盛行率逐年上升中,過敏性鼻炎也可以算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疾病。
過敏性鼻炎是因為接觸空氣中的過敏原之後, 引發免疫系統產生專一性過敏原引起的以IgE主導的過敏反應,造成鼻炎的症狀,因此, 常常臨床上會聽到患者陳述”我對冷空氣過敏”,嚴格地來說這其實不是”過敏”、應該是”敏感”, 不過,過敏性鼻炎患者的鼻腔粘膜也較容易受外界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刺激,也就是說,過敏性鼻炎除了”過敏”, 同時也較為”敏感”,引起鼻炎的因素常常是複雜而多元的。 在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為塵蟎過敏原,其他常見過敏原還包括:蟑螂、黴菌、貓毛與狗毛, 歐美與日本常見的花粉過敏則是在台灣較為少見。
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主要包括流鼻水、打噴嚏、鼻塞,也常常會合併鼻子癢、眼睛癢, 甚至同時也引發咽喉癢與耳朵癢。一般症狀是在接觸過敏原後發生,根據ARIA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指引,症狀輕微可能就是鼻子癢、 打噴嚏與輕微流鼻水,症狀自己會緩解,鼻子呼吸也恢復正常,但若是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已經影響日常生活、工作表現、 在學學生的注意力、或是影響睡眠,則是屬於中度到重度嚴重的症狀;就時間上來區分, 一週內若是4天以上的時間具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連續四週以上都是這樣的情形,就算是持續性的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的診斷主要是根據病史與局部檢查。通常都是在暴露過敏原後會引發鼻部症狀, 例如常常有患者說早上起床會打噴嚏流鼻水,因為常常都是在睡眠時接觸了枕頭、床單、床墊中的塵蟎過敏元, 有些患者會說到朋友家接觸到寵物後流鼻水,或是打掃的時候會鼻子癢、眼睛癢、打噴嚏, 因此,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會引發鼻炎的症狀是很重要的病史根據,可以提供醫師診斷的參考。 局部檢查方面,耳鼻喉科醫師通常會使用鼻鏡或是內視鏡檢視鼻黏膜,通常過敏患者的下鼻甲粘膜會偏白, 過敏發作時會水水腫腫的,過敏性鼻炎患者的鼻腔分泌物通常為透明水狀,藉此可以和其他感冒或是鼻竇炎的表徵區分, 另外,在兒童過敏性鼻炎患者,常常合併有積液性中耳炎、腺樣體肥大、依賴張口呼吸等等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常常有中醫師或是部分診所醫師會跟患者提到“鼻息肉”很大,通常他們所指的是“下鼻甲肥大”, 一般來說,鼻息肉多是因為慢性鼻竇炎造成組織重塑所長出來的, 而過敏性鼻炎患者常見的下鼻甲肥大是因為長期發炎反應後粘膜下組織增生所造成, 因此,長期過敏的患者常常會因為下鼻甲肥大受到鼻塞的困擾。
到底過敏性鼻炎需不需要做過敏原檢測呢?過敏性鼻炎的檢測有兩種, 一種是測量血液中針對不同抗原的IgE濃度,這種方法較為容易操作, 只需要抽幾CC的血液就可以透過特殊試驗檢測出各種不同的IgE抗體, 一般醫院常見所檢測的都會包括塵蟎、黴菌、蟑螂、動物毛皮等等的過敏原,甚至也可以用自費的方式, 檢測超過一百種的過敏原專一性抗體,然而,這種檢測的方式也有所限制,因為是檢測血液中專一抗體含量, 有時候引發鼻炎的免疫反應只有發生在鼻腔組織,為局部性的免疫反應而非系統性的免疫反應, 因此檢測沒有過敏抗體並不代表鼻腔粘膜組織不會有過敏反應,此外,血液中要出現抗體也需要個體有過敏原暴露, 因此,若是從來都不吃蝦子的人,抽血對於蝦子過敏原的抗體濃度可能也很低。另一種檢測方式相對來說敏感度較高, 就是在前臂上滴上各種不同的過敏原,用專用刀片在皮膚上刮出小傷口,讓人體直接暴露於過敏原觀察其反應, 因為操作較複查,且也有過敏性休克的風險,因此,大部分醫療院所對於過敏原的檢測還是以抽血檢測抗體為主。
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最重要的就是避免過敏原, 例如塵蟎常見於枕頭、床包、床墊、地毯、布沙發、窗簾、絨毛娃娃,甚至穿過堆疊的舊衣服, 一般建議能夠清洗的要定期清洗,可以藉由烘乾或是陽光曝曬去除過敏原,若是無法清洗的物品例如床墊, 則需要定期更換,或是現在有隔絕塵蟎的床包可以將床墊包起來,上面再鋪一層棉質的床單。環境衛生也是相當重要, 除去家中的蟑螂也會有幫助,若是有養寵物,要定期幫寵物洗澡、用吸塵器吸去寵物的毛等等, 可以使用具有過濾過敏原的空氣清淨機,避免二手菸,當PM2.5濃度太高時減少戶外活動等等,都會有幫助。 常常有患者會詢問家中應該準備空氣清淨機或是除濕機?因為空氣清淨機可以除去掉空氣中的過敏原, 若是家中較為通風濕度也不高,定時使用空氣清淨機就會有所幫助,但若是空氣較為潮濕,最常見的塵蟎過敏原其實分佈在床墊、 椅墊等等地方,空氣清淨機無法去除掉其中的過敏原,這時候就要靠除濕機的幫忙,來降低空氣中的濕度, 一般來說相對濕度在50-60%以下塵蟎就不容易繁殖,可以有效抑制環境中的過敏原, 不過,因為鼻腔粘膜在相對濕度50%以下會不舒服、甚至引起鼻塞,建議有人在室內空間活動時,還是維持溼度在50-60%就可以。
過敏性鼻炎的治療主要是抗組織胺與類固醇鼻噴劑,抗組織胺有分為口服與鼻噴劑型, 如何選擇一般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意見,口服抗組織胺可分為第一代與第二代抗組織胺, 第二代抗組織胺較沒有嗜睡頭昏的副作用,但是效果上第一代抗組織胺較為強效,對於嚴重的過敏反應效果較佳, 而針對偶發性的症狀或是較輕微的鼻炎症狀,第二代抗組織胺就非常有效果,也可以作為長期服用使用。當過敏症狀較為嚴重, 或是症狀以鼻塞為主,通常需要使用類固醇鼻噴劑,很多患者聽到“類固醇”就相當畏懼,怕會使用上癮或是對身體有危害, 實際上,類固醇的鼻噴劑其藥物濃度相對於口服類固醇屬於低劑量,只會作用在鼻腔等局部範圍,經過研究證實是可以長期使用, 對於小朋友的生長發育也不會有影響,反而是不含類固醇的“去充血藥物鼻噴劑”才不能長期使用, 去充血鼻噴劑會引起藥物性鼻炎,引起嚴重的鼻塞甚至需要手術治療。過敏性鼻炎也有免疫療法可以使用, 目前也有針對塵蟎過敏原所開發出來的舌下減敏藥物,服用一至三年後可以有效地減少過敏性鼻炎的嚴重度。
過敏性鼻炎需要從各個層面多管齊下,全盤式去改善生活方式與環境, 才能對於症狀有良好的控制,也不一定需要長期使用藥物,若是症狀對於生活已經造成困擾, 建議找醫生好好評估與進行相關的治療,並著手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就可以使鼻子恢復通暢與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