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為什麼我的皮膚很容易乾燥脫屑?雖然洗完熱水澡會稍微改善,但之後反而會變得更癢?」
「為什麼最近我的皮膚特別敏感,不管擦什麼都會刺癢。我之前好像都沒有這種問題啊?」
除了診視皮膚疾病以外,皮膚科醫師在看診的過程中,經常感受到民眾想要改善自己皮膚狀態, 卻又不得其門而入的困惑。皮膚科的觀點認為,皮膚的健康程度,會直接影響特定皮膚疾病發生的機率。臨床實證也顯示, 針對長期有皮膚疾患的族群,若能針對皮膚的問題進行適當的照護,不需要強力的藥物,也能減緩疾病的嚴重程度, 甚至可以減少藥物的用量。
本文希望藉由皮膚功能及構造的科普知識介紹,促進讀者對於皮膚科醫師建議保養方法的理解與記憶。 希望大家能一起透過基礎的皮膚保養策略,遠離疾病所帶來的不適,並增進自己外觀的健康形象,看起來更為年輕、亮麗!
皮膚的重要功能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最表層、會直接與周遭環境互動的器官之一。 雖然只有薄薄的一層,但其所負責的功能眾多,可以說一點都不「膚淺」。皮膚是介於身體與外界環境間的「保護性物理屏障」, 能夠透過微血管收縮舒張,以及自律神經調節汗液的分泌,來抵抗冷熱的溫度變化;皮膚細胞間緊密的連結,以及真皮內膠原蛋白、 彈性纖維柔韌的質地,能抵抗外力摩擦、穿刺等造成皮膚破損的威脅;表面的角質層與底部的黑色素,能反射並吸收紫外線, 以保護細胞內的遺傳物質DNA。
除了上述皮膚結構本有的功能以外,皮膚內的駐守的免疫細胞能辨識侵入皮膚的有害病原體, 透過免疫反應的活化,吸引發炎細胞聚集,藉以達成消滅清除病原體的重責大任。
皮膚的層狀結構
了解皮膚的構造及各個區域的功能,有助於理解皮膚保養的基礎原則。 這個段落將由外而內,簡述各層組織主要的組成與特性。(圖一)
(圖一)皮膚的層狀結構(許紹軒醫師手繪)
外層:表皮(Epidermis)
- 角質層(Stratum Corneum):與清潔方式、保養品選用最相關
- 最外層的表皮組織,由10~25層緻密堆疊、富含蛋白質的特化細胞——角質層細胞(corneocytes), 與充滿細胞間隙、疏水的脂質層(lipid lamella,圖一中細胞間黃色區域)共同構成, 提供外界環境與皮膚間一個空氣相/水相的屏障,藉以防止外界病原體、刺激物等進入皮膚, 同時減少乾燥空氣、鹽分過高(如海水)或過低(如淡水)等嚴峻環境,對皮膚內部含水量與電解質平衡的影響。
- 角質層表面的酸鹼值呈弱酸性(pH 4~5.5), 適合將原先穩固角質層細胞水平排列的角質橋粒(corneodesmosome)透過蛋白酶分解的反應, 促進角質層細胞正常脫落,影響表皮代謝的速率。
- 角質層厚度約 10-20 μm,且特殊的疏水性會降低水溶性物質穿透的能力, 因此外用保養品的設計通常需要一定的脂溶性成分,才能溶解並穿透角質層內的脂質層,滲透到皮膚深層, 達到其宣稱的保養效果。
- 細胞間隙中的脂質層富含膽固醇(cholesterol)神經醯胺(ceramides)、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 為維持角質層完整性的重要成分。
- 角質細胞分泌的抗微生物胜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能控制角質層表面細菌菌落的數量及組成的細菌種類。
- 顆粒層(Stratum granulosum)
- 共分三層細胞,由外而內依序為SG1、SG2、SG3細胞。其中SG2細胞層橫向細胞間, 由緊密型連結(tight junction)像是防水拉鍊般,將SG2層上方及下方的水分隔開,強化防止水分散失的功能。 緊密型連結內側散佈有蘭格罕氏(Langerhans)細胞,能向外伸出觸手穿過緊密型連結, 具有辨識皮膚表層外來物的免疫功能。
- SG2及SG1層中的特化構造——脂質小體(lamellar body)會與細胞膜融合,釋放脂質層內的各類成分。
- 棘狀層(Stratum spinosum)
- 棘狀層角質細胞內開始製造角蛋白(cytokeratin),為維持角質細胞結構的重要成分。 細胞表面的橋粒(desmosome)構造能將鄰近角質細胞緊密黏合在一起,以免角質細胞結構鬆散脫落,造成皮膚潰瘍。
- 基底層(Stratum basale)
- 為具有分裂能力的細胞,會定期分裂出新的角質細胞。基底層細胞靠表面的一端具有富含黑色素的構造 (黑色素蓋,melanin cap),可吸收紫外線,降低其對細胞核內遺傳物質的傷害。
- 黑色素細胞與基底層的角質細胞平行排列在表皮最底層,能合成並分佈黑色素,具吸收高能紫外線的功能, 能降低紫外線對於分裂中角質細胞DNA的破壞,減少皮膚癌化的風險。
中層:真皮(Dermis)
由膠原蛋白纖維、彈性蛋白纖維、及其主要的製造細胞---膠原母細胞等組成, 提供皮膚的韌性及延展性,使皮膚可以適應外力的衝擊而不致於輕易破損。真皮內的血管受到自律神經調節,擴張時可以排除身體多餘的熱能, 收縮時可以降低體溫散失。
內層:皮下脂肪層(Subcutaneous fat)
主要由脂肪細胞組成,具貯存油脂、隔熱並保持體溫的功能。
皮膚保養建議
在了解皮膚的各項特性後,我們應當如何應用在保養的策略上呢? 緊接著就皮膚保濕、防曬兩大重點進一步說明:
1. 保濕:
- 清潔注意事項
「脂質層」為維持角質層完整性相當重要的成分,清潔時應注意減少清潔力及鹼性過強、含有界面活性劑的用品, 以免洗去角質層內的脂質成分。若使用後發現皮膚有乾澀、脫屑的情形,應考慮減少清潔用品的用量, 或更換他種清潔用品。
市面上販售的肥皂,大多數是透過油脂及鹼性溶液發生的皂化現象所製成。 鹼性溶液的選用通常使肥皂帶有強度不等的鹼性,容易破壞皮膚表面的弱酸性,進而影響角質層正常脫落的過程。 此外,由於皮膚表面正常菌落有其耐受的酸鹼值範圍,若以清潔劑破壞其所適應的生長條件, 可能會大幅改變皮膚表面的細菌組成,造成益菌與壞菌此消彼長,更可能導致發炎。
淋浴或泡澡的過程可以增加角質層的含水量,然而清洗的時間過長,反而會在結束後加速角質層內的水分散失。 雖然最為適宜的清潔時間,可能在一般或慢性發炎的族群有所不同,目前仍無定論,但皮膚偏向乾燥的異位性皮膚炎, 其治療準則中,皮膚科專家共識建議清洗時間儘量限制於五至十分鐘內,最多不宜超過二十分鐘, 以免反而降低角質層的含水量。
- 皮膚濕潤劑(moisturizer)如何使用
皮膚濕潤劑依其成分可分為吸水劑(humectants,如尿素、甘油、乳酸)、 潤膚劑(emollients,如乙二醇、甘油硬脂酸、大豆固醇)、 油封劑(occlusive agents,如礦物油、礦物脂、矽靈)等。吸水劑可以主動吸收水分, 並使水分停留在皮膚表面;潤膚劑潤滑並軟化皮膚;油封劑減緩表面水分蒸散。 使用原則大略是輕微乾燥者可使用吸水劑、潤膚劑為主;若乾燥情形嚴重,則建議以潤膚劑及油封劑為主。
前述皮膚清潔後可能造成角質層含水量下降的問題,可以透過清潔後塗抹各類皮膚濕潤劑, 以延長角質層貯水的時間。研究顯示,皮膚浸泡於清水後,能瞬間提升角質層內的含水量,不過含水量會隨時間逐漸遞減, 若不額外塗抹濕潤劑,含水量在約十分鐘後會低於基礎值。因此專家建議於清潔後儘快塗抹濕潤劑,以維持含水量。 且實驗意外發現即使在使用濕潤劑前沒有接觸水分,塗抹後仍能維持含水量,效果甚至優於清潔後再塗抹濕潤劑。
角質層內脂質層的成分分析日益完整,目前坊間有部分品牌標榜產品含有神經醯胺、 或是額外添加脂肪酸、膽固醇成分。不過由於臨床上欠缺大規模直接比較的數據, 因此無法評斷含有這些添加成分是否更能增加保水效果。然而無論有無事先接觸水分,只要塗抹就會有效, 因此使用的「次數」或許比使用的時間點、成分的種類更為重要!一般會建議一天至少塗抹兩次皮膚濕潤劑, 若仍能發現皮膚表面細小白色脫屑,可自由增加塗抹的次數,期能使脫屑乾燥改善。
2. 防曬:
陽光中的紫外B光因為波長短(280~320奈米),能量高,故雖然穿透的深度僅達表皮, 卻具有破壞遺傳物質DNA的能力,造成表皮細胞壞死,造成急性曬傷脫皮、起水泡的症狀,甚至引發癌化病變; 紫外A光波長較長(320~400奈米),能量略低,能抵達較深的真皮層,破壞真皮層內的膠原蛋白及彈性蛋白纖維, 造成皮膚的老化現象。紫外A光同時也會刺激黑色素細胞分泌黑色素,會加深膚色,或引起分布不均於的色素斑。
防曬的策略除了使用陽傘、配戴寬邊帽、口罩、著長袖長褲等物理性防曬以外, 還可於曝曬處塗抹防曬用品,以達到更全面的防護。
防曬用品包裝所標示的「防曬係數」,主要有針對紫外B光的SPF(sun protection factor) 及紫外A光的PA (protection grade of UVA)。若有戶外活動的需求,建議防曬用品的防曬係數SPF可以在30以上, PA係數為+++~++++。因為皮膚表面毛孔的凹陷會發生毛細現象,吸取塗抹於皮膚表面的防曬用品, 且汗水、衣物摩擦都會消耗防曬用品,故建議至少二小時應補塗一次防曬用品,以維持最理想的防曬效果。
結語
以修復皮膚基礎狀態為出發點,皮膚的保養首重保濕。除了外用濕潤劑的塗抹, 其實避免過度清潔更是最根本的照護方法。此外,防曬用品的使用可以降低表皮曬傷、癌化及真皮曬黑、老化的風險。 本文介紹上述兩種基本的皮膚保養策略,希望協助民眾在炎炎夏日中,擁有自信、健康的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