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常見腸道傳染病(食媒傳染病)
旅行者腹瀉、A型肝炎、傷寒與副傷寒、霍亂
2014年有超過 1,184 萬的國人出國旅行,高達 1/3 的遊客在旅途中產生不 適,提醒民眾在出門旅行前,必要的準備工作絕對不能省略。
旅行者腹瀉
旅行最常出現的問題--腹瀉 (尤其到熱帶、亞熱帶腸道傳染病之流行地區 、開發中或未開發國家)。
腹瀉危險性三分級
- 高危險地區(發生率 : 30~50%) ─東南亞、中東、非洲、中南美洲
- 中等風險地區(發生率 : 10%) ─南歐、加勒比海島嶼
- 低風險地區(發生率: < 4%) ─美國、加拿大、北歐國家、澳洲、紐西蘭
可能造成旅行者腹瀉的腸道傳染病
據統計,旅行者腹瀉約有 80~85%因細菌感染所引起,細菌種類包括大腸桿菌、曲狀桿菌、志賀氏菌、沙門氏菌等;還有 10%是病毒引起,常見為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極少數是真菌、寄生蟲感染。
旅行腹瀉症狀
- 突然發生每天解四、五次黃色稀便或水便,平均發生的天數為三至五天。
- 嚴重時會合併全身症狀:噁心、嘔吐、腹部絞痛、發燒發冷、倦怠、裏急後重、血便等,少數情況會有脫水、生命危險。
如何預防旅行者腹瀉
- 慎選食物和水
- 進食煮熟的食物,且煮熟後立即食用,以免細菌繁殖。
- 盡量不吃生食,如生菜沙拉、生魚片等可能潛藏衛生疑慮的食物。
- 只飲用煮沸的水、或由信譽良好的公司製成的包裝完整的飲品、以及經消毒過的奶類或其製品。
- 其他旅途注意事項
- 進食前和如廁後一定要以肥皂洗手。
- 至高風險地區旅行之前,建議至家庭醫學科旅遊門診諮詢相關疫苗注射。
腸道傳染病處理原則
- 症狀緩解:建議清淡飲食,避免咖啡、酒。
- 輕微者 1-2 天用藥物或是自行緩解,記得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 若在 24 小時內連續腹瀉 3 次以上,且伴隨高燒、腸絞痛、大便帶血等狀況,此時建議就醫治療,因可能需使用抗生素治療。
- 送醫時機:嚴重脫水、連續三天上吐下瀉、血便、持續高燒兩天、意識不清…。
A型肝炎簡介
傳染途徑:受污染的食物或飲水
症狀:
- 發燒。
- 全身倦怠不適。
- 食慾不振,嘔吐及腹部不舒服。
- 數天之後發生黃疸,通常臨床症狀的嚴重度會隨年齡增加而增加。
- 2003 年的研究亦發現臺灣 20 歲以下的年齡層 A 型肝炎病毒抗體之盛行率均在 10%以下。
疫苗可預防疾病
A型肝炎沒有施打過疫苗的人,要前往飲食衛生條件較差的國家旅行或工作的人,都建議接種。
A型肝炎疫苗
- 共需施打兩劑,間隔 6-12 個月。
- 第一劑至少於出發前兩週施打, 施打第一劑後有 80-98%的人會產生抗體,施打兩劑後保護力可超過 20 年。
- 副作用:接種部位紅腫熱痛、偶有發燒或倦怠。
給旅行者的建議
- 建議可抽血檢測是否具有A肝抗體的保護。
- 至少於出發前 2 星期來接種一劑 A 型肝炎疫苗,六到十二個月再接種第二劑。
- 本身已有慢性 B 型肝炎或 C 型肝炎的疾病 ,建議自費施打A 型肝炎疫苗,能對肝臟多一層保護。
傷寒與副傷寒
因食物、飲水被患者、帶菌者排泄物所污染而傳播。污水污染河床中的貝類也可成為傳播途徑。另外,蒼蠅可能散播病菌於食品中。
- 世界各地引發細菌性腹瀉的首要原因之一。
- 在自來水不普及或環境衛生較差的地區,特別容易引發流行。
- 東南亞與印度是高發生率地區。據統計近年來因出國旅遊常見感染地區分別為印尼、中國大陸、柬埔寨、泰國、越南、菲律賓、中南美洲及非洲地區。
- 就台灣而言,目前傷寒病例大多為境外移入,但國內每年仍有本土散發性病例發生。
臨床症狀
- 傷寒潛伏期約 6~30天。副傷寒潛伏期較短,約1~10天。
- 罹患傷寒或副傷寒常見症狀有:持續性發燒、頭痛不適、厭食、身軀出現紅疹、相對性心律減慢、脾臟腫大。
- 得到傷寒的患者 2~5%會成為慢性帶原者,細菌會留存在膽道中。
- 副傷寒之症狀較輕,死亡率也較低。
傷寒疫苗(Typhim Vi)
- 單劑注射,適用於成人及兩歲以上兒童。
- 僅可保護人體免於傷寒桿菌的侵襲,但無法保護相關細菌如副傷寒桿菌的侵襲。
- 傷寒疫苗施打後 14 天可產生免疫力。若持續曝露於風險下,可 2 年追加一劑,以維持免疫力。
- 三年內疫苗保護力約 70%。
接種對象
- 台灣不是傷寒疫區,並非常規接種疫苗。
- 一般來說,前往已開發國家旅遊並不需施打疫苗。
- 前往疫區旅遊或長期滯留當地者,或是與傷寒帶菌者有親密接觸的人,建議接種疫苗。
霍亂
經由攝食受病人或帶菌者糞便或嘔吐物污染的水或食物傳播。只會感染人類。霍亂弧菌可存在污水中相當長的時間。生食受霍亂弧菌污染海域捕獲的海鮮,曾導致數次大流行爆發。
臨床症狀
- 症狀嚴重度不一。大多數感染者(90%以上)無臨床病徵或僅為中度腹瀉,僅有少於 10%以下病患會出現霍亂症狀或造成嚴重脫水。
- 腹瀉多為無痛性(O139型菌病患偶發腹痛)大量米湯樣水性腹瀉。偶爾伴有嘔吐,及快速脫水、酸中毒,若未即時治療可能在數小時內發生循環衰竭。
霍亂疫苗
- 因霍亂疫苗副作用大,且接種疫苗後免疫力只能維持 4~6個月,保護力僅 50%,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已不再要求入境時檢查霍亂疫苗接種證明書。
- 現階段暫不建議出國民眾接種疫苗。
旅遊醫學門診
- 旅行前的諮詢
- 目的地疫情風險
- 分析旅遊者個人疾病相關旅遊諮詢
- 旅行前疫苗規劃以及預防性藥物建議
- 慢性病用藥及常備藥物諮詢
- 目的地醫療制度及醫療體系之資訊提供
- 旅行後的醫療照護
- 返國民眾的疾病評估、治療及追蹤
- 服務對象
- 短期出國民眾 (旅遊觀光、商務、會議)
- 特殊目的出國民眾 (朝聖、醫療、遠洋漁船/貨輪)
- 海外長期滯留民眾 (留/遊學、探親、工作、移民、替代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