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的風險
- 高山症易發生在 2,500公尺海拔以上地區,易感受因子包括遺傳體質、先天或後天肺動脈高壓、久居低海拔的人。
- 高山症的發生和體能表現無關,發生過高山症的人倒是有較大的機會再發生高山症。
- 行程設計和體力耗費度,和高山症的發生有關。
- 世界上主要高海拔機場:
庫斯科機場(3,326m) 、拉巴斯機場(4,061m) 、拉薩機場(3,570m) 、昌都邦達機場(4,334m) 、康定機場(4,243m)
高山症的定義
- 急性高山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
新近海拔爬升,有頭痛加上下列症狀至少其一:腸胃不適(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疲憊衰弱、頭暈頭昏、入睡困難 - 高山腦水腫(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
新近海拔爬升,且有下列二者之一的情況:- 具AMS症狀,同時,步態不穩或意識改變,
- 步態不穩而且意識變化,不管有無AMS症狀。
- 步態不穩以 Tandem gait 為測試依據
- 高山肺水腫(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新近海拔爬升,出現下列現象:- 症狀,至少有二:休息狀態下有呼吸不適、或咳嗽、或虛弱無力或運動能力下降、或胸部緊縮或充脹感。
- 病徵,至少有二:至少一側肺野有囉音或哮鳴音、或中心型發紺(發紫)、或呼吸過速、或心搏過速。
症狀
- 開始發生:扺達未適應之高海拔後 2-96 小時,尤其是 12小時內!若搭乘交通工具扺達極高海拔, AMS可立刻發生。
- 急性高山病與高山腦水腫乃同一病理機制。
- 高山肺水腫可在沒有急性高山病的情況下單獨發生。
- 晚上症狀會惡化。
-
若無下降、給氧氣或高壓氧,高山腦水腫死亡率幾乎 100% !
- 高海拔生理變化
- 腦動脈擴張、肺部小動脈收縮
- 高度適應
- 缺氧換氣反應 (hypoxic ventilatory response):腦幹呼吸反應中樞敏感化--->加快加深呼吸。
- 通常至 3,000公尺以上海拔,高度適應需 24~72小時完成。
- 睡眠地點的海拔相對較低,對高度適應很重要!
- 高海拔生理變化
高山症的危險因子
- 外在:快速的海拔上升、扺達的絕對海拔高度、睡眠的高度、激烈運動、寒冷及低體溫、使用中樞神經抑制劑(包括喝酒及安眠藥)
- 內在:曾有高山症病史、長年住在低海拔地區、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動脈高壓、心或肺內分流
高山症的黃金律--保命基本原則
- GOLDEN RULE 0:It is OK to get altitude illness. It is not OK to die from it.
得了高山病尚不必驚慌,但(讓隊員)死於高山病就是不智了。 - GOLDEN RULE I:Any illness at altitude is altitude illness until proven otherwise.
在高海拔的任何病症,都應先假定是高山病,直到證明是別的疾病為止。 - GOLDEN RULE II. Never ascend with symptoms of AMS.
絕對不要帶著症狀上升高度。 - GOLDEN RULE III. If you are getting worse, go down at once.
如果症狀正在惡化「立刻」下往低海拔。 - GOLDEN RULE IV. Never leave someone with AMS alone.
絕對不要將患有症狀的人單獨留下。
高山症的治療
急性高山症治療原則:
- 務必遵守黃金律。
- 藥物可能有效,但絕對不可因使用了藥物而違反黃金定律。
高山腦水腫、高山肺水腫的治療原則:
- 立即行動,不可延遲。
- 確定有效的方法有三種:降海拔高度、高壓袋治療、氧氣治療。
- 藥物可能有少許幫助。
- 減少活動量、保暖。
高山症的藥物治療
Acetazolamide 利尿劑(Diamox, 丹木斯)
- 預防AMS:125毫克, 一天兩次,上升24小時前給予, 至扺達最高高度後48小時或第2~3個晚上
- 治療AMS:250毫克,每8~12小時一次
- 週期性呼吸(高海拔失眠):125毫克,睡前1小時服用
- 副作用:麻木感、利尿、噁心、過敏、低血鉀
Dexamethasone 類固醇
- 治療AMS:4毫克,每6小時一次
- 治療HACE:8毫克、接著4毫克,每6小時一次
-
副作用:反彈性症狀、情緒改變、高血糖
**注意:二線用藥,停藥後需原海拔觀察至少18小時無反彈症狀,才可上升高度。對HAPE無效。
Nifedipine 降壓藥
- 預防HAPE:20~30亳克長效型, 每12小時一次
- 治療HAPE:10毫克 短效型,接著 20~30毫克,長效型每12小時一次
-
副作用:心跳加速,血壓下降
**注意:對預防AMS及HACE無效
Salmeterol (beta-agonist)
- 機轉:清除肺泡積液
- 預防及治療HAPE:高度上升前開始使用, 每12小時一次
Salmeterol (beta-agonist)
- 預防及治療HAPE:20~80毫克, 每天一次。比Nifedipine較少降低血壓作用
-
副作用:頭痛、潮紅、頭暈、腸胃不適
**注意:不可和硝酸鹽類藥物併用
高山症的預防
-
行程設計:
- 升至高海拔前,先在2,500~3,000m住一晚,
- 超過3,000m, 睡眠高度每天不增加超過300~600m,
- 超過3,660m, 睡眠高度每天不增加超過300m,
- 每2~3天,或每上升1,000m, 建議休息一天,
- 過夜處擬定下降或撤退路線
- 所有高海拔旅行者皆應認識高山症症狀, 並隨時提高警覺
- 一般預防原則:避免劇烈活動、保溫、不要吸菸、不要喝酒及服鎮靜劑,吃高碳水化合物食物
高度適應的建議
- 儘可能逐漸地上升。試著不要在一天內直接從低海拔上升到超過9,000呎 (2,750公尺) 高度。
- 如果急速上升不可避免,考慮使用 acetazolamide (Diamox) 以促進高度適應。
- 前48小時避免喝酒。
- 前48小時只能從事輕度的運動。
- 旅行前30天內,從事兩天以上超過9,000呎 (2,750公尺) 高度的海拔適應,是有幫助的。
- 高海拔頭痛:用簡單的止痛藥治療。
慢性疾病對高地旅遊的影響
冠狀動脈疾病、心臟衰竭、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懷孕、高血壓、糖尿病
台灣高海拔登山與高山症
- 行程緊湊,經常缺乏恰當的高度適應時間
- 地形阻隔因素:縱走中段時,若高山症病發,下撤不易
- 各大山屋及營地缺乏氧氣及高壓氧設備
- 登山者包括領隊,對高山症缺乏清楚足夠的認識
- 心理因素:團體行程壓力、表達身體不適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