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39

膝蓋疼痛可說是骨科門診中最常見求 診的原因之一,其中很大的部分是因為退 化性關節炎而造成的。根據衛福部統計, 臺灣骨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其中60 歲以上長者有60%有退化性關節炎,而 75歲以上的發生率高達80%。 對於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主要 是減輕疼痛、改善功能、延緩退化,可以 根據病情分期來調整治療方式: 早期的退化性關節炎是指X光上顯示 還有關節間隙的時期,此時可以減重、強 化大腿肌肉、增加膝關節活動度、儀器治 療(例如:冷、熱療等等),加上使用輔具 (例如:拐杖)等來減輕症狀。也可以加上 藥物(例如:止痛藥或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來止痛。另外例如葡萄糖胺或軟骨素等市 面上所謂的軟骨營養補充物,並沒有證據 顯示有促進軟骨再生會延緩退化的功能, 但有些人服用後症狀會緩解,所以只要沒 有禁忌就可服用。 骨科部骨外傷科主任 張宗訓 另外也可使用關節內注射治療,例如玻 尿酸或血小板濃縮液(即PRP),這些關節 內注射液有一定程度可減輕症狀。但仍然是 沒有證據顯示可促使軟骨再生或延緩退化, 並且對退化愈嚴重的病人止痛效果愈不好, 目前健保署對於玻尿酸注射治療的規範是須 於醫療院所連續追蹤半年,施打一療程,而 PRP則需自費。 如果上述保守治療無效,病人仍是膝蓋 疼痛,而X光檢查顯示關節間隙明顯變小, 但仍保有間隙時可考慮以下的手術治療。 第一種是關節鏡清創手術,此乃利用關 節鏡清除增生滑膜、去除游離體等,可短期 減輕症狀,但無助於防止軟骨磨損。這個手 術最適合於當膝關節有游離體產生而造成症 狀時去除游離體。 第二種是高位脛骨截骨手術,也就是一 般稱為保膝手術,這是經由改變下肢重力傳 導方向來減輕原本磨損較厲害的關節軟骨的 磨耗。因為改變重力傳導來減輕膝蓋疼痛, 淺談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 vol.239 11 專題報導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