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38

疫苗,從今(2025)年9 月起也擴大公 費HPV疫苗接種,將國中男生納入接種對 象。疫苗的推廣為預防HPV相關的口咽癌 帶來了新的希望。 除上述風險因子,對於酒精濫用防治 也更應重視,相關宣導偏重在酒駕防制方 面,但對於酒精造成的健康危害需要多一 些宣導與努力。 此外,對於某些特定族群的防治效果 較差,尤其值得關注。社經地位較低的族 群往往因為教育程度、社會資源和工作性 質(如開車或需要提神的工作)等因素, 難以戒除菸、酒、檳榔。即使有相關政策 和資源,這群人的防治成效仍有待加強。 這凸顯了防治工作需要更具針對性,並考 量不同族群的特殊需求。 癌症治療後的挑戰:重建與適應 罹患頭頸部癌症後,患者的生活會受 到多層面的影響,這也是頭頸癌患者最辛 苦的一塊。 • 外觀與功能影響:依據癌症部位和治療 方式,影響程度有所不同。 • 手術:以口腔癌為例,手術切除是主要 的治療方式。為了切除腫瘤,可能需要 移除部分組織並進行皮瓣重建,這會對 患者的外觀造成明顯影響,例如臉部凹 陷或是不對稱。 • 放射線治療與化療:對於鼻咽癌或HPV 相關的口咽癌,治療主要以放射線治療 和化療為主。雖然對外觀的影響較小, 但長期副作用可能包括吞嚥困難、口 乾、聽力受損、味覺喪失等問題,亦會 影響飲食和生活品質。 • 社會與心理挑戰:儘管現代醫療技術能 有效控制癌症,但後續的社會資源和長 期照護卻是巨大的挑戰。 • 回歸職場困難:許多頭頸癌患者是家庭 的主要經濟支柱,其治療後的後遺症, 如說話不清或外觀變化,常讓他們難以 返回職場,進而影響整個家庭的經濟狀 況。 • 社會資源不足:相較於乳癌等其他癌 症,頭頸癌患者在社會資源方面相對弱 勢。儘管有病友團體和基金會的協助, 但政府在社會工作、復健和長期照護方 面的投入仍顯不足,這使得患者在治療 後往往感到孤立無援。 遠離癌症:從健康生活做起 為了遠離頭頸部癌症,有幾個具體的 健康行為可以減少罹癌風險: 1. 戒除不良習慣:最重要的就是戒除菸、 酒、檳榔。即使癌症治療成功,若不戒除 這些習慣,仍可能導致二次癌症,如食道 癌、肺癌等。 2. 定期追蹤:有菸、酒、檳榔習慣的年輕人, 即使尚未罹癌,也應定期追蹤檢查,以期 早期發現病變。 3. 健康的生活型態:即使治療成功,一些副作 用仍可能隨年齡增長而顯現。規律作息、 均衡飲食、適度運動,有助於維持器官功 能,減緩老化和治療副作用。 4. 控制慢性病:良好的三高(高血壓、高血 脂、高血糖)控制很重要。慢性病會加速 血管硬化,影響頭頸部微血管的血流,進 而造成腦中風等風險。 5. 早期篩檢:臺灣目前提供多種免費癌症篩檢 服務,民眾可多加利用。此外,若發現頭 頸部有超過兩週未改善的症狀,如口腔潰 瘍、頸部腫塊、聲音沙啞等,應及早就醫 檢查。 6. 施打HPV疫苗:施打HPV疫苗是預防口咽 癌的有效方法,尤其對於年輕族群,不論 男女都應考慮接種。 vol.238 9 發燒話題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