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遠離頭頸部癌症 —— 頭頸部癌症是值得關注的健康議題, 它不僅威脅生命,也對患者的生活品質造 成深遠影響。為了有效對抗這種疾病,我 們必須深入了解其風險因子、預防策略, 並關注患者在治療後所面臨的挑戰。 頭頸部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菸、 酒、檳榔與HPV 在臺灣,頭頸部癌症最主要的危險 因子是菸、酒、檳榔。這三種物質的合併 使用會對口腔和咽喉黏膜產生嚴重癌化效 應。根據研究,如果同時有這三種不良習 慣,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可能比一般人高出 百倍以上。這種驚人的風險數字,突顯了 戒除這些不良習慣的重要性。 除了菸、酒、檳榔外,人類乳突病毒 (HPV)也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危險因子, 特別是與口咽癌的關聯性。國外的研究顯 示,口咽癌中HPV陽性的比例相當高,在 臺灣,這個比例相對較低,約為口咽癌病 人的三成左右。儘管如此,HPV仍是不可 忽視的風險因子。 口述/資料提供:腫瘤醫學部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 王駿瑋 採訪/撰稿:公共事務室管理師 吳怡平 相較於乳癌或大腸癌等與基因高度相 關的癌症,頭頸部癌症的發生與個人習慣及 環境因素的關聯性更為緊密。雖然基因仍會 影響罹癌風險,但其影響力不如生活習慣來 得顯著。環境因素方面,過往在石棉等有害 物質暴露較高的工廠環境中,曾發現與鼻腔 腫瘤有關,但如今,更值得注意的是工作或 生活圈中充滿菸、酒、檳榔使用者的社交環 境,這些也間接提高罹癌風險。 預防策略與防治成效的挑戰 目前,臺灣在頭頸癌的預防策略上, 主要著重於戒菸、菸品價格管制和健康宣 導。儘管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 體效果並不明顯。 在戒檳榔方面,防治工作相對薄弱。 政策上對於檳榔的種植和銷售管制似乎未臻 完善,導致大眾對檳榔危害的警覺性較低。 這使得檳榔防治成為一個亟待加強的環節。 至於HPV,近年來政府和各縣市的 防治工作則相對積極。國中女生普遍施 打HPV疫苗,並從二價疫苗升級為九價 防治策略與挑戰 2025.9月 發燒話題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