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度、附著組織喪失、牙齦萎縮量、角化牙齦 寬度、牙齒動搖度等臨床指標施行全口牙周 檢查,並進行咬合評估;放射線檢查則關注 牙齒周圍齒槽骨缺損嚴重程度及型態。在部 分較嚴重或頑強的牙周病症,也可能會輔以 如致病菌叢檢測或免疫血液學檢查得到更精 確的診斷與治療判斷。 牙周病雖然是感染造成,但治療上通 常以手動清潔為主,抗生素屬於輔助性的角 色。這是因為決定細菌能否產生影響的關鍵 因素,在於是否有牙菌斑或牙結石提供細菌 在口腔中有穩定生存的環境,而牙菌斑或牙 結石通常可以透過潔牙、超音波洗牙機、或 是牙周刮刀等器械手動清除;抗生素多半在 嚴重感染、手動治療效果不佳、或反覆感染 發作病患才會使用。而牙周病治療,通常會 依據侵犯嚴重程度投以下列治療: 1. 居家潔牙和超音波洗牙:可有效移除淺層的 牙菌斑和牙結石,對牙齦炎有非常好的療效。 2. 深度清潔和牙根整平:使用牙周刮刀深入牙 周囊袋,可將較深層的牙菌斑與牙結石移 除,同時亦可去除牙根表面受感染或破損的 齒質,有助於消除深層發炎與促進結締組織 附著,對治療初期牙周炎有不錯的成效,對 於嚴重牙周炎也因能控制較深層感染而亦有 助益。 3. 牙周清創與切除性手術:牙周病手術無須全 身麻醉,只需局部麻醉即可進行,過程包括 將牙齦切開進行清創,並將齒槽骨面修整 後,進行縫合。對於前述非手術治療成效不 佳者,可透過此類手術更有效清除牙結石與 感染源。 4. 牙周再生手術:當牙齒周圍存在較深且窄的 齒槽骨缺損時,亦可選擇在手術時於缺損內 填充骨粉、並覆蓋再生膜或注入具活性的生 物分子後縫合,以待齒槽骨與牙周組織的新 生。組織再生後可提供牙齒較健全的支持, 但須留意並非所有齒槽骨缺損均適用再生手 術,若再生手術不成功,也可能會導致牙周 囊袋加深和發炎增加。 5. 軟組織移植術:針對角化牙齦不足或牙齦萎 縮的患者,牙周病科醫師也會取口內軟組織 (通常來自上顎內側黏膜)或人造軟組織,移 植於牙齦不足的區域,以恢復牙齦質量,達 到較佳的美觀與舒適度。 6. 拔牙與人工植牙:在牙周破壞嚴重、上述療 法皆無法改善健康狀態時,為避免感染持續 擴大,應考慮將牙齒拔除。人工植牙為目前 時興的拔牙後的咬合重建方式,做法為將人 工牙根(主成分通常是醫療級鈦合金)以手 術方式植入缺牙區,並在其上製作牙冠。需 注意人工植牙雖可取代自然牙齒,但仍有牙 周病的風險,除了術前需確認牙周病以得到 良好控制外,術後保持牙周健康也是必要的。 牙周保健 日常生活中可透過下列方式維持牙周健 康、避免牙周病的發生: 1. 維持良好口腔清潔習慣:包括需正確潔牙與 妥善使用潔牙工具(如牙刷、牙線、牙間刷 等),需注意潔牙的重點在於需能觸及口內各 角落以完全移除牙菌斑,而非追求力道或新 型潔牙工具。 2. 定期口腔檢查與洗牙:因牙菌斑與牙結石形 成快速,無論是否有不適,均建議每半年可 至牙醫院所進行檢查與超音波潔牙,並可於 檢查時請牙醫師使用牙周探針或照射X光片 確認牙周狀態。若有進行中的牙周破壞亦應 及早尋求牙周病科醫師治療。 3. 攝取足夠營養,保持正常作息,以健全維持 牙周組織所需之元素,及避免發炎反應加劇。 4. 勿信偏方:坊間時有「牙周病特效藥」或灌 輸「以油漱口」等錯誤概念,不僅對牙周健 康沒有幫助,也會造成延誤就醫。若有口腔 不適或牙周問題,仍應尋求牙周病專科醫師 進行適當治療。 2025.9月 專題報導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