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37

你是否經常在吃完飯後感覺胃脹、悶 痛,或是吃幾口就覺得飽,導致進食變得痛 苦?這些看似「小毛病」的症狀,其實可能 來自一種常見卻容易被忽略的胃腸疾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38歲的李小姐,在北部 某醫學中心擔任病房護理師,因為照護患者 節奏緊湊,上班時常常早午餐不定、多半用 含糖飲料如珍珠奶茶草率充飢。近半年她總 覺得胃脹悶悶的,吃不多、常常打嗝,晚上 甚至因為上腹不適睡不好。由於本身是醫療 人員,她擔心是胃潰瘍或胃癌,便前往醫院 做胃鏡檢查,卻未發現明顯異常。最後醫師 診斷她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系統的「功 能型障礙」,並非來自潰瘍或腫瘤等明 確的病灶,而是一種腸胃道動作協調失 衡、神經調控異常所導致的慢性病。這類 病患可能會出現各式各樣的上腹症狀, 包括胃脹氣、悶痛、飯後不適、食慾下 降、提早飽足、噁心、甚至吞嚥困難。有 些人症狀時好時壞,也有人會因長期不 適而影響情緒與社交生活。由於功能性 腸胃道疾病的致病機轉是多重因素使然 (multifactorial),導致這些症狀的原因 眾多,臨床上我們可將之分為外在以及內 在因素。外在因素包含外界環境造成患者 的心理壓力(psychosocial stressor),環 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以及飲 食習慣等。內在因素則包含腸道內微生物 失調(Gut dysbiosis)以及荷爾蒙因素等。 功能性腸胃道疾病目前定義為腸腦協 內科部主治醫師 張為淵 10 認識 功能性消化不良 2025.8月 專題報導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