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36

20 我們常常聽到「情緒價值」這個詞, 在教養過程中,情緒價值究竟是什麼? 是孩子犯錯時完全不責備嗎?是孩子一 抱怨,我們就表現得比他還誇張嗎?或 者是,只要孩子情緒一來,我們就無條 件滿足他的需求? 如果這些都讓人覺得不太對勁,那 麼,真正的情緒價值到底應該是什麼? 情緒的回應,如何帶來促進孩子的 成長與茁壯的價值呢? 有時候,我們會聽到孩子在發脾 氣,或是因為一點小事就嚎啕大哭,當 下也許我們的直覺反應是:「這麼小的 事,怎麼這麼大反應?」 當我們說:「別哭了,沒什麼好難 過的!」孩子可能會安靜一點,或覺得 不能哭了;而當我們說:「你不去想就 好」、「你這樣做就好!」孩子可能暫時 轉移注意力到解決問題上,憋著去做下 一件事。 這些都是面對情緒與生活的方式。 不過,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可以發自內 心的愛自己、接納自己的各種感受時, 有能力珍惜並面對自己的感受,我們可 以如何做? 小美是國小三年級的孩子,這天她 放學回到家,臉上帶著委屈的神情,鞋 子一踢就坐在沙發上,眼眶泛紅。 媽媽看到她的樣子,問:「怎麼 了?」 小美悶悶地說:「今天同學說我作 弊,我沒有,可是老師沒有幫我講話 ⋯⋯只說如果有看到再說。」 場景一: 回家後,小美低頭跟爸爸媽媽說了 自己的感覺, 爸爸說:「你就是太敏感了,你沒做 就不用想太多。」 媽媽嘆了口氣:「唉呀,這種事情不 要放在心上,過幾天大家就忘記了。」 臨床心理中心臨床心理師 洪家暐 我們如何回應孩子的 一起來想想, 心情? 2025.7月 兒童專欄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