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36

2 腫瘤成長過程中,NE細胞可以自主產生 電生理信號,就像大腦細胞發號施令, 導致腫瘤惡化;而non-NE細胞則擔任 後勤提供養分支持。這兩種細胞彼此合 作,讓小細胞肺癌不須依靠外部神經刺 激及養分供應,就可以長大及轉移。 臺大醫院外科部陳晉興主任比喻: 「一般癌細胞好比汽車,需要外在加油 或充電才能行駛。因此藉由斷油斷電就 能抑制癌症擴散。但小細胞肺癌惡化過 程中,好像加裝太陽能發電板,形成內 部電網供電。這種藉由自主發電擺脫掌 控的特徵,使得小細胞肺癌更加具侵襲 性,也更難治療。」 為了確定癌細胞自主的電生理活動 導致腫瘤惡化,團隊使用了河豚毒素來 抑制癌細胞的電生理功能,結果發現河 豚毒素雖不會立即殺死NE細胞,卻能降 低NE細胞日後形成腫瘤的能力。最後, 團隊分析了小細胞肺癌病患的檢體,也 得到類似的現象。證實NE細胞的自主電 生理活動驅動了腫瘤的生長與擴散,而 這正是導致患者惡化及死亡的主要原因。 李力恩博士補充道:「雖然早已知道 某些癌細胞可以模仿神經細胞的行為, 但是這是第一次證明電生理活性可以直 接導致腫瘤惡化,是癌症研究的重大里 程碑。我們合理推測高度惡性的小細胞 肺癌與其他高轉移性癌症有潛在的共通 之處,在小細胞肺癌的研究或許可以為 所有其他癌症的研究指路。我們也希望 能繼續研究這些癌細胞如何獲取能量, 進一步找出其潛在的弱點,並為未來的 治療策略提供新的方向。」接下來,臺 大團隊也將進一步探討此類電生理活動 對其他類型癌症的影響,並評估是否可 以針對癌細胞自有神經電網的特性開發 創新治療方式,為這類難治癌症帶來突 破性進展。 臺大跨國合作解密肺癌,榮登自然期刊 癌細胞自主發電擺脫掌控,新藥開發露曙光記者會-合照 2025.7月 醫療團隊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