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36

圖二 胸腺腫瘤在電腦斷層的位置 在治療方面,胸腺腫瘤的主要治療方 式為手術切除,尤其在早期腫瘤中效果最 佳。對於某些侵犯性較高或合併其他症狀 的病患,可能需要加上放射線治療或化學 治療以提高手術成功率及預後。根據腫瘤 的類型(如胸腺瘤、胸腺癌或淋巴瘤等) 與臨床期別的不同,治療策略也有所差異。 因此,了解胸腺的生理功能與相關疾 病變化,是維護健康不可忽視的一環。若 能及早識別胸腺異常所帶來的徵兆並及時 就醫診治,將有助於降低疾病對身體的影 響,提升治療成功率與生活品質。 胸腺瘤與胸腺癌的差異 胸腺腫瘤主要可分為胸腺瘤(thymoma) 與胸腺癌(thymic carcinoma),雖然胸腺瘤 與胸腺癌都來自胸腺上皮細胞,但性質、惡性 程度及治療方式皆有所不同。 胸腺瘤 胸腺瘤是最常見的縱膈腫瘤之一,生 長緩慢,惡性程度相對較低。大多數胸腺 瘤都屬於良性或低度惡性腫瘤,雖然可能 侵犯周圍組織,但比較少發生遠端轉移的 情況。因此,如果能夠及早發現並進行手 術切除胸腺瘤,術後恢復通常是良好的。 然而,部分胸腺瘤可能與自體免疫疾 病有關,例如重症肌無力,患者可能會出 現肌肉無力、吞嚥困難、眼皮下垂⋯⋯等 症狀。根據統計顯示,約有30%-50%的 胸腺瘤患者,同時患有重症肌無力,這使 得胸腺瘤的臨床表現更加複雜多變。 胸腺癌 相較於胸腺瘤,胸腺癌較為罕見,發 生率雖然比較低,但惡性程度更高,且生 長快速,也容易侵犯鄰近器官,甚至轉移 至肺部、肝臟或骨骼等較為遠端部位。由 於胸腺癌的細胞分化較差,治療難度相較 與胸腺瘤來得更高,通常需要手術、放射 治療與化學治療的綜合治療。 胸腺癌的術後復原比胸腺瘤差,五 年存活率約30-50%,而且相當容易復 發,因此患者需要長期追蹤與積極治療。 胸腺腫瘤在早期階段通常缺乏明顯 症狀,因此許多患者是在接受健康檢查 時,經由胸部X光攝影或電腦斷層掃描 (CT)等影像檢查中意外發現縱膈腔異常 腫塊。由於胸腺位處胸腔中央,鄰近心 臟、氣管、食道及大血管,當腫瘤逐漸 增大,可能產生壓迫或侵犯周圍結構, 進而引發一系列臨床症狀。 常見的臨床表現包括下列五項: 1. 呼吸困難與咳嗽:當腫瘤壓迫氣管或 支氣管時,患者可能出現呼吸急促、 胸悶、喘鳴聲,甚至是持續性或慢性 的咳嗽。 2. 吞嚥困難:腫瘤若壓迫或侵犯食道, 可能導致進食時出現吞嚥困難,嚴重 者甚至影響營養攝取。 3. 上半身水腫:腫瘤壓迫上腔靜脈可能 造成上腔靜脈阻塞症候群,表現為臉 部浮腫、雙上肢腫脹及胸部靜脈怒張 等現象。 4. 胸痛與疲倦:若腫瘤侵犯胸膜、神經 或周邊組織,可能引起局部疼痛或長 期疲倦不適。 vol.236 13 專題報導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