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住院期間的肺復原訓練 雖然新冠肺炎患者儘早接受肺復原 訓練至關重要,但許多患者在疾病初期 可能存在生命徵象及血氧飽和度不穩定 的情況,必須注意呼吸症狀及維持氣道 通暢。因此,於住院期間進行肺部復原 時,需留意是否有呼吸困難及血壓、心 跳、血氧等生命徵象不穩定的現象。若 休息或運動時血氧飽和度90%以下,建 議使用氧氣輔助。呼吸運動,如「噘嘴 呼吸法」及「腹式呼吸法」⋯⋯等等, 有助於調整呼吸,改善呼吸急促的情 形。住院時期的肺復原訓練以安全為優 先考量,同時考慮疾病嚴重程度、病患 個人能力、個別需求及自身身體功能受 損狀況來調整訓練強度,若為輕或中症 病患一般建議訓練強度可設定中等強度 活動為目標。採循序漸進式活動,從最 基本的床上運動開始,低強度的上肢負 重肌力訓練或以自身身體重量為主的下 肢抬腿運動、抬臀部等下肢肌肉及核心 肌群訓練開始,再進展到坐姿、站立、 原地踏步及能量消耗更多的走路或騎固 定式腳踏車等有氧運動訓練。運動強度 則可使用柏格氏量表(Borg Scale量 表,圖一)加以評估,初期訓練強度為 低到中等強度的呼吸喘為主(柏格氏量 表3分以下),逐步增加強度至中等強 度的4-6分,採每天1-2次的頻率,每 次進行10到30分鐘。若為重症病患或 中老年患者則是以低強度的有氧訓練為 主,以每天1次的頻率每星期執行4天, 每次執行時間則視病患的運動耐受能力 為主,可達每次訓練30分鐘。 出院後的肺復原訓練 感染新冠肺炎所產生的後遺症(如 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下降、咳嗽、虛 弱和疲勞)在患者出院後仍會持續數 週,為了改善患者感染期間出現的運動 耐力下降,建議病患出院後持續進行2-4 個月的肺復原訓練。在出院前若仍有呼 吸喘,休息或運動血氧不穩(血氧飽和 圖一 自覺呼吸困難量表(柏格氏量表) 自覺呼吸困難量表(改良版) (Modified Borg Scale) 012345678910 very light light moderate somewhat hard hard very hard very very hard extremely hard 2025.2月 非常輕微 輕微︵交談順暢︶ 中度 有點吃力︵交談會中斷︶ 吃力 非常吃力︵不想說話︶ 非常非常吃力 幾乎到達極限 專題報導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