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30

20 青少年肥胖的 小時候胖就是胖,兒童時期的肥胖 不只會延續到成年,其伴隨的併發症更可 能提早發生,並影響一輩子的健康。傳統 觀念推崇所謂「阿嬤養的」,認為盡情餵 養長大的孩子才會特別高壯,事實上營養 過剩與肥胖反而會對身體有不良影響。 隨著精緻化的飲食趨勢,肥胖不只影響成 人,也逐漸成為兒童及青少年的重大健康 威脅,許多肥胖的孩子已經出現心血管病 變甚至糖尿病!兒童青少年的肥胖問題, 必須盡早介入防治。 「亞洲第一」的危機 臺灣的兒童及青少年是亞洲最胖!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已蟬聯五年以上 的事實,根據世界肥胖聯盟的互動圖表資 料顯示,臺灣兒童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遠高 於經濟發展程度相似的日本、韓國與新加 坡。在30年前,7到18歲兒童及青少年 過重(BMI 介於第85到第95百分位) 和肥胖(BMI 大於第95百分位)的盛行 率大約1到2成,但2017到2020年的 小兒部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劉士嶢 危機與轉機 「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盛 行率已經超過3成,男生的肥胖問題尤其 嚴重,可見臺灣的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盛行 率逐年升高。 「多吃少動」是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的 主因。經濟高度發展國家的飲食愈趨西 化、精緻,加上現代人的生活忙碌,外食 成為家庭的常態,容易營養不均衡。在臺 灣,幾乎人手一杯的手搖飲料,更是造成 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的最大元兇。除了飲食 因素外,臺灣上班族的工時長,間接導致 兒童青少年待在學校和安親班的時間也是 世界最長,在校時間靜態活動居多,缺少 運動的機會,也容易讓孩子的身型朝「橫 向」發展。 青少年肥胖影響身高,併發症提前發生 臺灣家長普遍比較關心孩子的「身 高」而非「體重」,卻忽略了高矮多半不 影響健康,肥胖卻會對身體有長期不良後 果。甚至有不少家長認為,要先把小孩養 胖,才有長高的「本錢」。實際上,長高 2025.1月 兒童專欄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