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檢數據 真的無異常? 內科部主治醫師 賴祐平 健康檢查主要的核心目標應該是經 由檢查確認身心處在良好狀態,如果身 體真的有變化狀況,也希望能夠診斷在 未病之先,就是學術上的臨床前期,達 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確保長期健康的水 準。最耳熟能詳的例子就是糖尿病,較 早年代病患常常出現體重減輕、多尿口 渴等典型症狀,確診糖尿病才開始治療; 但是最近的病患多是藉由健檢早期發現 異常數據,並及早介入生活習慣調整、 藥物治療,這兩種狀況出現併發症與預 後有顯著差異。因此健康檢查觀念已經 無 異 常 為民眾廣泛接受。但是隨著健康意識抬 頭,一般民眾會問的問題漸漸成為,我 的健康檢查項目夠完整嗎?是不是健康 檢查項目越多越好、費用越高越好?答 案其實是適當的檢查項目最有效率。最 顯著的例子就是早期肺腺癌的篩檢,目 前利用低輻射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檢查, 在考量檢出效率、費用支出與人體輻射 承受之下是最適當的工具。而曾經一度 做為篩檢工具的全身正子掃描,目前臨 床則主要用於癌症轉移與否的評估。 在一般民眾廣泛接受健康檢查的觀 vol.230 13 專題報導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