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29

出現這些跡象,應儘早就醫進行評估, 以確認是否罹患失智症。此外,及早就 醫亦可協助鑑別診斷,因精神行為症狀 仍須考量及排除譫妄等可能的診斷。早 期診斷不僅能釐清病情,還可為患者和 家庭爭取更多時間來調整生活,安排適 當的照護計畫。 在預防方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 式對降低失智症風險至關重要。研究顯 示,規律運動、保持社交參與、健康飲 食及維持心血管健康,都是有效的預防 措施。中年階段是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 關鍵時期,這些習慣將直接影響晚年的 健康狀況。同時,研究指出,持續進行 腦部刺激活動,如閱讀、學習新技能或 參加益智遊戲,也能有效減緩認知功能 退化。保持積極的人際關係與社會互動 有助於提升大腦功能,減少孤立感與憂 鬱情緒,從而進一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 風險。 結論 隨著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 的照護需求將大幅增加,不僅對患者本 身,也對其家庭和社會構成重大挑戰。 透過提升對失智症的認識,及早進行預 防和診斷,並以非藥物及藥物治療的雙 管齊下,患者能獲得更完善的照護。對 於照顧者而言,理解如何應對精神行為 症狀,善用社會資源,更能有效減輕照 顧負擔,提高生活品質。 專題報導 15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