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了:協助精神障礙者接受治療》,心靈 工坊出版)。 有人會質疑:但病人的說法如此超 乎常理、不合邏輯,我還贊同他,豈不 是加深他的症狀嗎?或者說,要是贊同 他對治療的負面意見,會不會讓個案反 而不願意治療?反過來說,病人很可能 也覺得我們要求他吃藥打針,是個相當 不合理的選擇。在這個點上爭執,常常 只是徒勞無功,即便我們確實積極地希 望個案接受治療,唯有真的讓病人感受 到他的需求被理解,才可能順水推舟的 造成改變。 回過頭來說,家人面臨這麼大的 困難,還要我們急事緩辦,慢慢建立關 係,有時難免心情難以接受,或者在這 個過程中,自己也承受巨大的身心壓 力。此時記得好好照顧自己的心情,尋 求不同資源的協助,包含親朋好友的支 援。專業資源的介入,或者同為照顧者 的經驗分享,都可能提供您此時需要的 情緒支持。精神疾患的病識感有時隨著 治療進展可能改善,持續與醫師討論治 療的不同選項,或者與醫師諮詢家人的 狀況可以怎麼協助,也是此時家人可以 做的事。 另一方面,有些情況並非此處所描 述的重大精神疾患,但家人對於被要求 改變仍有許多抗拒或阻礙。這樣的困難 可能與個案情緒的困難或心理在意的事 情有關,此時多聽聽不同觀點提供的意 見,增加彼此的彈性,更能找出可能達 到共識的論點。此外,照顧者的身心狀 況遭受壓力,亦可至精神醫學部尋求專 業資源協助,找到足夠支持家人和自己 的方法。 vol.229.2024.12月 12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