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27

家一直是安全的避風港 在孩子充滿變動以及挑戰的生活 中,家長首要做的事情是持續為青春期的 孩子提供保護以及保障,成為變化中穩定 的基石,讓孩子有穩定的飲食、作息,讓 孩子知道家裡是溫暖、可以休息的地方, 可以成為他的依靠,他不是孤單的,有任 何需要都是有人可以支持、討論的,他永 遠是家中重要的成員之一。家長可以持續 安排穩定的家庭活動,與孩子專門、固定 的相處時間,持續建立與孩子之間的橋 樑,便有較多的機會讓孩子分享他的困 難、想法以及感受,予以孩子穩定的「歸 屬感與自我價值」。 持續與孩子的世界進行連接 在陪伴青春期孩子的過程中,最讓 父母們擔心的情況之一便是孩子什麼都不 願意跟父母說。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不管 在生理、認知、情感或者是交友上的需求 或開始有所轉變,到青春期更是劇烈,孩 子有越來越多屬於他的秘密、越來越渴望 獨立自主的感受,孩子對於「個人權力與 自主性」的要求,有時候父母可能也感受 到困難跟上孩子的轉變,或是找到之間的 平衡,想要幫忙卻什麼也無從下手起。 這些仍在成長的青春期孩子尚未有 足夠的判斷或者是思考能力,因此,持續 了解孩子的想法以及生活狀態仍是相當 重要的,我們才能有機會持續引導、幫忙 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增加問題解 決能力,也包含「社交與生活技能」上的 學習。為了要持續接軌孩子世界發生的事 情,家長的態度跟角色也要隨之逐漸調整 及轉換,從一個監督者轉換成朋友、陪伴 者的角色,成為孩子心中值得被信賴以及 能夠穩定提供支持的大人。 親子互動可以從何處開始調整? 親子互動的調整從兒童時期便可以 慢慢開始進行,當親子互動已經有衝突或 困難時,我們更需要好好停下來思考。在 與孩子溝通上,建議可以從下列三個角度 去思考以及調整: 一、 嘗試以客觀的角度重新看待自己的 孩子。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 看待他,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 喜歡做什麼樣的事情?會為什麼事 情感到開心?開心時,他會做什 麼?同樣,生氣、難過、沮喪等等 的原因以及表現。如果發現自己 很難客觀,不妨問問孩子周遭的老 師、同學、朋友或者是其他家人的 觀察。 二、 看到屬於孩子的專長、弱勢或者是 優點、缺點是什麼。父母仍是最了 解、關心以及在乎孩子的人,當我 們很明確了解、看到孩子的樣貌, 我們便可以在他生活中的大小壓力 以及挑戰中,幫忙他看到自己,發 揮自己的能力,或者是找到方法彌 補、改善自己的不足,最重要的是 幫助孩子更加地了解自己,建立正 確「對自我能力的認知」。 vol.227.2024.10月 20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