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24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負責屏障 有害物質、細菌及外來異物進入人體危 害健康。當正常屏障的出現問題,細菌 透過損傷的皮膚進入皮膚和皮下組織而 出現紅、腫、熱、痛的急性感染、發炎 反應,就稱為蜂窩性組織炎。 導致原因 通常是因為細菌入侵皮膚所導致, 如果皮膚上有傷口(如:糖尿病足、慢 性潰瘍、香港腳等),或遭受蚊蟲叮咬、 傷口暴露於海水或生水,就容易產生發 炎的現象;但也未必一定由傷口進入, 若身體其他部位有細菌的感染,也可能 造成蜂窩組織炎。 臨床症狀 皮膚感染部位局部「紅」、「腫」、 「熱」、「痛」、發燒及疲勞感。皮膚可能 伴隨水泡生成,需適當予以刺破引流。 若細菌已經侵入血液中造成菌血症,嚴 重時可能引發敗血症而有生命危險。 哪些為高風險族群? 包括免疫功能受損、患有慢性疾 病(高血壓、糖尿病、長期肥胖)、抽菸 者、創傷、手術後或有慢性濕疹、外傷 及老年人;下肢血液、淋巴循環及靜脈 回流差者;靜脈曲張、下肢曾經開放性 骨折、燒傷及植皮者、開心手術患者曾 抽取大隱靜脈者;接受外科手術切除淋 巴結者。 治療方法 抗生素治療為主要治療方法。根據 感染的嚴重程度及患者的個人情況,可 能需要口服抗生素或靜脈注射,ㄧ般療 程約7-14天,若治療72小時後仍有發 燒症狀,醫師視臨床反應及抽血更換抗 生素。若有明顯外傷傷口則須手術清創 或換藥,定時觀察傷口變化。 護理處置及預防 1. 注意皮膚保溼:避免皮膚乾燥龜裂, 使用乳液保濕或按指示擦藥保養。 2.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定期血糖監 測、飲食控制及依醫師醫囑規則服用 藥物。 3. 注意傷口護理:清潔傷口、包紮、定 期換藥避免傷口感染及保持乾燥,若 傷口有嚴重紅腫熱痛、膿性分泌物等 情形,請儘快尋求醫療協助。 4. 注意足部護理:保護腳趾避免受傷, 養成良好趾甲修剪習慣,若有足癬需 合併治療。 5. 病情變嚴重及惡化的患者,可能需要 住院治療及密切監測。 6. 慢性淋巴水腫部位:穿著彈性襪、維 持皮膚清潔,休息或睡覺時抬高肢 端,以促進循環。 什麼是蜂窩性組織炎? ◆ 護理部護理師 王淯琳 護理部護理長 徐淑金 27 保健園地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