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24

在臺灣,異位性皮膚炎患兒的家 長絕大多數經由網路蒐集有關異位性皮 膚炎的相關知識,只有少數家長曾購買 及閱讀相關書籍。網路的知識,每一篇 文章的重點不盡相同:有些作者主張擦 乳液很重要,也有些作者認為殺菌更重 要,甚至有些作者主張「最新的藥」可 以解決所有苦惱。因此,在皮膚科的診 間,醫師們常常看見一些現象:不喜歡 用藥的家長會使用那些「強調乳液的好 處」論述來阻擋醫師處方,甚至告訴醫 師「不希望擦藥、吃藥」;不喜歡類固醇 的家長則是期待醫師「只用非類固醇治 療」或者「只用弱效類固醇治療」。這 樣的要求,反而大幅地減緩孩子們好轉 的速度,也降低了未來終身痊癒的機會。 如果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期待光明的 未來,除了遵從醫囑、按時用藥之外, ◆ 皮膚部主治醫師 戴仰霞 日常生活的細節也是家長們值得努力的 方向。針對臺灣的日常生活環境,有幾 點建議如下: 首先,金黃色葡萄球菌能誘發異 位性皮膚炎發作與惡化,二十年前已有 不少國內外學術論發表,許多醫師在異 位性皮膚炎急性惡化時會給予抗生素治 療,多數病患病況因而獲得大幅改善, 而其他生活環境中的微生物,例如:黴 菌、病毒、塵螨等也可能使病情惡化。 因此,適度地清除家裡或學校環境中 的微生物是不可忽略的,尤其臺灣的 氣候溫暖且潮濕,微生物繁殖速度特別 快,清潔的頻率應該高於歐美教科書的 建議,才能有明顯成效。例如:寢具的 清洗,在臺灣的最低標準應該是七天一 次,如果皮屑量太多,每日換洗床單是 合理的。衣物若隔日才清洗,在悶熱的 與患兒的父母談心~ 在臺灣環境與氣候之下, 有關「兒童異位性皮膚炎居家 照護」的幾句叮嚀 25 兒童專欄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