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24

全身性皮質類固醇治療 (Systemic corticosteroids) 全身性皮質類固醇常用來治療中重 度異位性皮膚炎,尤其作為急性發作的 短期治療(< 1週,最長可使用1-2週), 短期高劑量全身性皮質類固醇能快速控 制病情。在使用其他全身性或光照療法 之前也可視情況短期使用(3-7天)全身 性皮質類固醇。然而,因有潛在的不良 反應(停藥後反彈性發作、加重病情), 一般需在醫師監督下使用全身性皮質類 固醇。 局部/全身性抗生素 (Topical and systemic antibiotics) 異位性皮膚炎病人容易遭受皮膚感 染,其中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最常見。局 部感染者可使用局部抗生素治療,而具 有細菌性感染臨床證據的病人,須額外 使用全身性抗生素(常用cephalexin, 為一種頭孢菌素類抗生素)。 全身性免疫調節劑 (Systemic immunomodulatory agents) 生活品質和社交活動受到重大影 響的重度及難治型異位性皮膚炎病人, 通常需要全身性治療。除了前面提及 的全身性皮質類固醇、還有疾病修飾 抗風濕病藥物(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DMARDs) 的 cyclosporine、azathioprine (AZA)、methotrexate(MTX)、 mycophenolate mofetil(MMF)。 DMARDs 常見副作用為腸胃不適、噁心 嘔吐、影響肝腎功能和骨髓造血功能, 因此須定期抽血監測肝腎功能和血球數 目,以調整藥物劑量,避免產生副作用。 近年來發展出標靶型藥物,第一個 獲准的生物製劑為dupilumab,透過 降低因IL-4、IL-13(介白素)引起的第 二型發炎反應疾病,來維持皮膚屏障功 能並減少菌落群聚。相較於傳統口服免 疫抑制劑,生物製劑的療效佳、安全性 高、副作用低,且不用定期抽血監測肝 腎功能。目前臺灣健保可給付6歲以上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適合做為長期治 療(幾週內見效)。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皮 膚不適、結膜炎。第二個獲准的生物製 劑tralokinumab為IL-13受體拮抗劑, 雖療效並無超越dupilumab,仍提供新 的治療選擇。以上兩種生物製劑的主要 限制為皮下注射劑型(每2-4週注射一 次)且價格相對昂貴。 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Janus 激酶抑 制 劑(JAK inhibitors):abrocitinib、 baricitinib、upadacitinib,透過抑制 促進發炎相關的機轉,調節過度活化的 免疫反應,能有效治療中重度異位性皮 膚炎。和生物製劑相比,它能快速止癢 及抑制皮膚發炎(幾天內見效),口服劑 臺大醫院局部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品項 成分學名 中英文商品名 適用年齡/用法 Tacrolimus 普特皮軟膏 0.1% Protopic Oint 0.1% 10 g/tube 16歲以上/ 每日2次 Pimecrolimus 醫立妥乳膏 Elidel 1% Cream, 15 g/tube 3個月以上/ 每日2次 相對效力 tacrolimus 0.1% = 中強效 局部皮質類固醇 > pimecrolimus 1% = 弱效 局部皮質類固醇 21 專題報導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