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23

目前並沒有一致的共識,每個國家的規 定並不相同,對嬰兒期病患造成併發症 的機會較高,尤需審慎評估。 手術的策略與方式有兩種: 1. 全矯治手術:大部分以此方式處理, 依據破口的位置及大小不同,手術的 方法亦有所不同,例如動脈下型缺損 大多打開肺動脈來進行修補,膜周邊 型缺損則多從右心房透過三尖瓣來修 補。此外,不同的位置修補要注意的 地方亦不一樣,例如膜周邊型缺損要 注意下緣有傳導組織經過,縫針時要 避免傷害到它,動脈下型缺損則要小 心不能縫到主動脈瓣或肺動脈瓣而造 成逆流。 2. 暫時性症狀緩解手術:對於低體重 兒、合併其他共病症、或瑞士起司型 缺損等,全矯治風險較高但又已經有 嚴重心衰竭症狀的病童,可以先行做 肺動脈縮小術來減少肺部血流,繼而 減少心衰竭症狀,待適當時機再來行 全矯治手術。 心室中膈缺損矯治之成果 一般而言,手術矯正心室中膈缺損 的風險並不高,有經驗的醫療團隊手術 死亡率少於1%。矯治完成後,病童可回 復正常成長與生活,後續大多不需要再接 受相關手術。 有少數的病人術後會有傳導系統傷 害而造成傳導異常甚至房室傳導阻斷,部 分病人會於兩個星期內恢復正常傳導,若 無恢復則需要安裝永久性心臟節律器。亦 有少部分病人術後仍有殘存的缺損,視其 大小,大多不需要再次修補,但若有影響 到循環或是造成溶血,則需要再次手術進 行修補。 從2017至2022年,臺大醫院心臟 血管外科總共有336個單純心室中膈手 術,接受手術時之平均年齡為3.75個月 大,沒有術後死亡的個案,亦無術後中樞 神經受損之病人,有一個病童因為術後出 血需要再開胸止血,兩個病童因為術後傷 口感染需要再手術處理。 大致說來,心室中膈缺損在心臟手 術裡算是相對簡單安全的手術,若能早期 發現並輔以適當治療,大多數病童皆能恢 復健康而沒有長期的併發症。 vol.223.2024.6月 20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