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23

在臺灣,每一千名兒童就有2-3名 患有心律不整。心律不整包括很多種 類,有些是心臟跳得太快、有些是跳得 太慢或是不規則。其中跳得太快與不規 則的狀況,常常需要藥物控制或進一步 的心導管來治療。正常成年人的心跳, 每分鐘大約是60至100下。而兒童的心 跳,平均值比成人稍快,隨著年齡增長 會逐漸地下降。在某些特定的狀況下, 譬如發燒、疼痛、緊張哭鬧、脫水⋯ 等,心跳會因為身體需要而加快。但心 跳的加快如果超出了正常的變化範疇, 就可能是心律不整。一般而言,未滿一 歲的嬰兒如果每分鐘心跳超過220下、 兒童每分鐘超過180 下,或是青少年 每分鐘超過150-160下,都很有可能是 有心律不整。臺大兒童心臟科邱舜南教 授,曾撰專文介紹過兒童心律不整,裡 頭詳細地介紹了兒童心律不整的種類、 治療方針以及日常照顧的注意事項。這 裡則是要跟大家進一步介紹,兒童與先 天性心臟病患在心律不整治療領域裡, 近幾年最夯的主題:無輻射3D定位心 導管電燒。 無輻射3D定位新技術的引進緣起 心律不整的治療,過去只能使用藥 物控制,萬不得已則要進行開胸手術。 拜科技與醫學的進步發展所賜,在1990 年,首次有醫療團隊將高周波燒灼術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應用到心律不整病人的心導管電燒,從 此之後,心律不整治療進入了嶄新世 代,終於有了可以一勞永逸的治療方 法。臺大兒童心臟科團隊,無縫接軌地 將這項技術引進臺灣,造福兒童與先天 性心臟病患。到了2015年,我們也率 先將冷凍消融(cryoablation)的技術 引進臺灣,針對病灶位置非常接近正常 傳導系統的病患,提供了更安全的心導 管電燒方法。心導管的治療傳統上需要 在X光的輔助指引下才能進行,過程中 輻射線暴露對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一 直是大家所擔心的。因為,輻射暴露並 沒有所謂的安全劑量,國際間對輻射暴 露的標準建議原則是:「ALARA」(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意 ◆ 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主治醫師 曾偉杰 兒童心律不整最安全的根治方法─ 無輻射 3D 定位心導管電燒 15 兒童專欄 兒童心律不整 簡介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