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23

◆ 內科部心臟血管科暨遠距照護中心主治醫師 黃慶昌 高血壓性心臟病 張奶奶82歲,已經治療高血壓好幾十年了,在心臟科門診規則追蹤, 但血壓一直控制得不好,收縮壓常常都在一百五十毫米汞柱以上。但生活一 直很正常沒有不舒服,而且收縮壓已經比剛開始就醫前動輒兩百多好多了, 所以雖然每次回診醫師都一直搖頭,表示血壓控制得不好要再加強,但張奶 奶和家人都不以為意。常規抽血檢查顯示腎臟功能慢慢退步,但平常也沒 有症狀。最近開始活動變得愈來愈喘,走沒幾步就要停下來休息,腳腫起來 了,睡覺也要墊兩個枕頭才能入睡,回診時被醫師診斷是心衰竭! 什麼是高血壓性心臟病?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根 據全球流行病學的統計,大約每四人就 有一人有高血壓,但是多數的高血壓患 者血壓都沒有被適當控制。當血壓長期 偏高,就會產生併發症。高血壓的常見 併發症好發於腦部(中風)、眼睛(黃斑 部水腫、出血)、心臟、主動脈(動脈硬 化、剝離)、周邊動脈(動脈硬化、狹 窄)和腎臟(蛋白尿、腎衰竭)。「高血 壓性心臟病」指的是因長期血壓偏高, 心臟的結構隨之發生變化,從而導致的 併發症,包含心衰竭、冠狀動脈疾病和 心律不整。 13 專題報導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