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23

全身型紅斑性狼瘡(SLE)是一種棘 手的自體免疫疾病,發生在兒童身上治 療尤其困難。不過,臺大醫院及臺大醫 學院研究團隊近期完成一回溯性的病歷 研究,發現使用生物製劑作為幼童患者 的輔助治療之一,可強化療程功效。分 析結果顯示,於療程中使用生物製劑單 抗的SLE患者,其「SLE疾病活動指數」 得在兩年後從8降至4,且大大降低狼 瘡腎炎嚴重度和死亡的機率。在小兒部 江伯倫教授以及團隊成員林庭瑋醫師、 胡雅喬醫師研究發現以下成果: 一、 在狼瘡稍有些活性時,以生物製劑 輔助用於對抗狼瘡的療程,有助於 維持病人症狀不至劇烈惡化,減少 復發和發展成慢性腎衰竭的機會。 二、 平時維持性的治療可降低其他藥物 的使用量,尤其是類固醇這類會導 致較高副作用的抗風濕藥物。 三、 在使用抑制B細胞生物製劑時需例 行追蹤B細胞數目及血中免疫球蛋 白濃度,並追蹤B、C型肝炎復發 的可能。 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屬於人體自體免 疫性疾病的一種,就是身體的免疫細胞 除了對抗病原菌之外,也會對自身的細 胞、組織產生免疫反應;換言之,患者 的免疫系統無法區分自己的身體或外來 侵入物,在敵我不分的情況下,最終破 壞患者的身體。一般來說,狼瘡好發於 育齡期女性(14歲至44歲),男女比例 約為1:10,它非傳染性疾病,也非惡性 腫瘤,發病的原因據過往研究均與基因 和環境有關。全身型紅斑性狼瘡的症狀 因人而異,發生處多為皮膚、關節、中 樞神經系統,或腎臟等器官,由於是B 細胞過度活化產生自體抗體攻擊器官, 長期慢性發炎容易導致多重器官系統的 破壞。病患中又以年紀輕的病人症狀較 為嚴重。 由臺大醫院小兒部及臨床醫學研 究所教授江伯倫所帶領的研究團隊,成 員包括林庭瑋醫師以及胡雅喬醫師,近 期發表「使用Rituximab作為幼年型 紅斑性狼瘡病人之有效輔助治療」論文 研究,依照過往兒童狼瘡病例的研究整 理,再加上40名兒童及青少年患者輔助 使用利妥昔單抗(Rituximab,一種生物 製劑),與53名從未使用過利妥昔單抗 「維持性治療、更好的控制」 幼年型紅斑性狼瘡治療新發現 臺大醫院團隊使用生物製劑輔助治療成果記者會 ◆ 公共事務室 醫療團隊 1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