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22

25 保健園地 ◆ 護理部護理長 朱育瑧 當病人在醫院外或院內心臟停止跳 動後,經急救成功,使血液再次循環, 心臟再次跳動,這種情況下的生存率大 約是9%。然而,經歷這樣的急救後,神 經系統的恢復卻相對較低,僅為2%左 右。為了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神經 預後,醫療界引入了目標溫控的概念, 即在急救後將患者的體溫維持在特定範 圍內,以降低腦部對氧的需求,抑制神 經細胞的死亡。 目標溫控是透過使用特殊儀器,使 患者的體溫在33∼36.5℃之間保持24 小時。這有助於減少腦部的氧需求,降 低細胞代謝速率,防止神經細胞死亡, 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並促進神經系統的 恢復。 儘管目標溫控可以提升患者的存活 率,但部分患者可能仍會面臨認知功能 缺陷,生活不能自理的問題。因此,在 患者家屬的參與和討論下,醫療團隊會 考慮不同的醫療選擇,包括長期照護、 撤除維生系統以及器官捐贈。這需要考 慮各種因素,如病人的生命週期、經濟 情況,以及家屬對未來照護方式的期望 和價值觀。 生命的抉擇: 面對急救復甦後的醫療決策, 你我共同關心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