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22

vol.222.2024.5月 20 情境 說明 ● 三個月以下嬰兒出現發燒 三個月以下嬰兒比較難用單純臨床評估與單一次的抽血檢驗確 認嚴重度;且相較發燒的大小孩,有嚴重細菌感染(serious bacterial illness)的比例較高。除非有臨床特殊考量,基本上 皆建議住院接受完整檢查與密切觀察。 ● 意識不清、持續地昏睡、眼神呆 滯或未發燒時躁動不安活動力低 下 如同大人一樣,小朋友在發燒時會不舒服想睡覺,對比平常活 力十足衝來衝去的樣子很容易讓人擔心。在發燒的時候正確的 使用退燒藥,可以協助我們判斷是否活動力變化與發燒有關; 若已退燒時活力仍無改善,則需要盡快就醫檢查。 ● 痙攣、肌躍型抽搐、肢體麻痺、 感覺異常或肢體無力 這些可能是腸病毒重症或是神經問題的臨床症狀,需由專業醫 療人員評估是否需要進階檢查。有時候在兒童在發燒時的「寒 顫」會讓家長們困惑是否為痙攣,此時可以叫喚孩童確認其意 識是否清楚。若在安全穩定的情形下,可以錄影以協助後續醫 療判斷。 ● 持續頭痛與嘔吐、頸部僵硬 此為中樞神經感染可能出現的臨床症狀,若經由醫師評估確 認,可能會建議做腰椎穿刺等進階檢查,並儘早給予藥物治 療。 ● 呼吸暫停、未發燒時仍然呼吸急 促、呼吸困難、吸氣時胸壁凹陷 或咳痰時有血絲 有暢通的呼吸道和穩定的通氣呼吸是維持生命的基本,尤其兒 童能自行代償的時間無法很久,若有異常建議就醫。值得提醒 的是,呼吸次數也會受到發燒影響,建議在發燒的時候正確的 使用退燒藥,若已退燒時呼吸急促無改善,則需要儘快就醫檢 查。 ● 心跳速度太慢、心跳不規則 建議做心電圖檢查是否有需要緊急處置之嚴重心律不整,此可 能為原發性或與感染有關。兒童心跳速度正常範圍在每個年齡 與不同臨床情境皆有所不同,請避免用評估大人的方式評估。 ● 從事正常的活動後變得很喘,例 如不能爬樓梯,走小段路就很喘 可能是心臟功能變差的症狀,需要進階評估檢查。兒童不一定 能清楚表達主觀感受,因此,觀察是否有「跟平常不一樣」變 得十分重要。例如嬰兒平常可以15分鐘喝完奶,變成快要一小 時,中間還需要頻繁中斷休息,這也是異常的表現。 ● 皮膚出現紫斑,嘴唇、手指或腳 趾發黑 醫學名詞為發紺(cyanosis)或大理石斑樣(mottling)。若 排除發燒、環境較冷等因素,需由醫療評估是否為組織沒有得 到足夠氧氣供應的嚴重原因。 ● 尿量大幅減少,哭泣時沒有眼淚 此為脫水之臨床症狀,若兒童無法經口補充足夠水分,則需考 慮由靜脈注射輸液補充。嚴重脫水未處理,可能進展至休克 (hypovolemic shock)。 在就醫方便的臺灣,希望沒有任何孩子會遇到延 遲就醫的憾事。兒童的評估若僅用電話口述代為詢問 有其難以周到之處,所以最了解小朋友平常狀況的主 要照顧者的評估,是病童能適當即時就醫的重要關鍵。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