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21.2024.4月 24 礙,並且給予介入治療,可以避免其帶 來的負面影響。 處理方面,我們將回歸兒童餵食障 礙這個大範疇來進行分析。由於造成餵 食障礙的原因通常是多元而複雜的,因 此開始介入處理時,首先應該找尋是否 有任何身體的疾病尚未被排除,積極的 找出這些潛在的原因、並治療,讓後續 安排的其他治療單純化並且也可增強效 果。舉例來說,過去一個研究發現,高 達43%的小朋友在治療胃食道逆流或 胃腸蠕動異常後,拒絕進食的情況就隨 之改善,後續再合併行為矯正與心理支 持,獲得很高的成效。 行為跟心理支持部分,有許多細 項都可以視情況實施。舉例來說,適度 的給予這類小朋友在願意進食後嘉獎, 達到正強化/回饋的效果(positive reinforcement)有助於減低拒食的情 況。有趣的是,一般我們兒科醫師不建 議把食物當成給小朋友的獎勵,但對 於此類拒食的孩子是相反的,在他們願 意進食後,再次給他們其他食物當作獎 勵,可以幫助他們建立「食物現在是一 個獎品呢!進食是個讓人快樂與滿足的 活動!」此一個新的連結與想法,逐漸 去取代與洗刷他們印象中「吞嚥食物可 能不舒服或痛」的負面印象。 除了正強化之外,其他的行 為矯治也包括預防逃脫(escape prevention)。當小個案於進食時間離 開座位時,將他們帶回到餐椅上,直到 用餐時間結束;另外,預防逃脫也包含 物理治療導引(physical guidance), 是指治療師在小個案於一段等待時間內 持續拒食時,給予下頷骨(mandibular junction)一點刺激或輕輕將其扳開, 讓小個案打開嘴巴,讓食物可以成功被 送入。 除此之外,在嘗試新食物部分,若 小個案願意進食「較稀」質地的食物, 我們可以循序漸進,慢慢增加食物的黏 稠度,有助於小個案逐漸接受非流質的 食物種類,也有機會增加食物的熱量來 源。另外,將新種類的食物,包裹在他 們原本就願意吃的食物的內層一起送入 口腔,有機會跨越小個案對於新食物先 入為主的排斥心理。 在治療兒童餵食障礙或兒童偏挑 食,所使用的策略可說包羅萬象。及早 發現,並介入處理或轉診到有專業團隊 的醫療院所,可以把餵食障礙衍生對孩 子成長與心理的威脅降到最低。我們共 同的目標皆是要在平和的環境下,增加 小朋友對食物的接受度、增加卡路里的 攝取、同時攝取固體與液體、增加飲食 的黏稠度跟種類、減少用餐時間不合適 的行為、訓練並鼓勵家長/照護者。我 們期待所有的孩子都能營養充足、健康 平安的長大。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