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天,飽食大餐之後,常 是急性胰臟炎發生的時機,數次反覆急 性發生後,演變為慢性胰臟炎,若慢性 發生持續時間太長,可能和胰臟相關疾 病發生有關,包括胰臟癌、糖尿病、消 化吸收異常的惡病質。在飲食及營養配 合治療,不論是慢性胰臟炎相關代謝性 疾病或是急性胰臟發炎治療期,飲食調 整及營養輔助治療都扮演重要角色。 胰臟位於消化系統中重要的位置, 和周圍的肝、膽、胃、十二指腸一起分 工合作,在消化及吸收上扮演非常重要 的角色。當胰臟處於發炎狀態時,除了 相關症狀造成不適之外,同時也嚴重影 響食物消化及營養素的吸收,尤其是脂 溶性維生素A、D、E、K。由於胰臟位 於上腹部,當胰臟發炎時,腹部上方觸 摸會有壓痛感,嚴重時疼痛感覺會反射 到背部;其他症狀還包括:胃不舒服、 無法進食、嘔吐、腹瀉、脂肪瀉、發 燒、脈搏加快等等。因為腹部疼痛及不 適感覺,或多或少會影響進食,長時間 下來造成營養不良;若合併脂肪瀉,則 造成微量營養素缺乏。 為什麼胰臟會發炎呢?引起胰臟 急性發炎常見的原因為:結石堵塞、大 量飲酒、藥物副作用、高三酸甘油酯血 症、胰臟遭受外傷、腫瘤、其他相關疾 病引起;而慢性胰臟發炎的原因則多 為:急性胰臟炎反覆發作、大量飲酒或 長期喝酒習慣、高三酸甘油酯血症、胰 臟炎相關遺傳因子。總之,胰臟炎相關 危險因子包括:飲酒過量、抽菸習慣、 糖尿病高血糖、肥胖、胰臟炎家族史。 目前並沒有治療胰臟炎的特效藥, 主要以ERCP-內視鏡逆行性胰膽管 攝影,作為診斷及治療的主要工具,在 急性發作時期,明顯疼痛、嘔吐、腹 瀉等的症狀時,需先止痛以及症狀處 理,並且禁止飲食,直到不再嘔吐且疼 痛緩解,體液及營養暫時由靜脈注射補 充。過了急性期進入緩解期,持續疼痛 管理、忌菸酒,並為由口進食作準備。 當開始由口進食後,由清流質飲食慢慢 進展到低油飲食,依醫囑服用胰消化酵 素,如果禁食時間太長或飲食進展緩 慢,需補充脂溶性維生素。 清流質飲食包括:蔬菜湯、米湯、 運動飲料、去渣清澈果汁等等,適應良 好,不會因進食而疼痛之後,逐漸加 量,質地上則進展到由低油鹹粥攪打成 的全流質飲食,同樣的必需從少量開 始。全流質飲食之後,可以銜接半流質 飲食,選擇油脂含量較少的肉類、挑選 油脂含量較少的部位、主食可搭配粥、 麵、米苔目、米粉、麥片、洋芋、南瓜 等食物且烹煮軟爛,住院期間可以開立 醫院供應的半流質飲食。 相關影片 請見左側 QR-Code 急性及慢性胰臟炎 治療期間的飲食因應 ◆ 營養室營養師 賴聖如 33 健康補給站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