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20

白內障是什麼?有什麼症狀? 白內障是眼睛的晶狀體變得混濁, 影響視覺的疾病。年齡老化確實是白內 障最常見的成因之一,隨著年齡增長, 眼睛中的晶狀體組織逐漸變得不透明, 使得光線不能正確進入眼睛,進而導致 視力模糊。依據健保署統計,60歲以上 有8成的民眾患有白內障,白內障是導 致視力障礙及失明的主因之一。 除了年齡因素外,其他可能導致白 內障的原因還包括先天性白內障風險較 高、長期服用特定藥物、長期暴露在陽光 下未遮蔽紫外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 眼部創傷等。因白內障病情進展緩慢,初 期的白內障通常並無顯著的症狀,但隨著 病情進展,病人可能會漸漸感覺到視力模 糊、對光感覺過強、看到重影或有色彩變 化等症狀,大多直到視力減退影響日常生 活及工作才會就醫求治。 治療白內障的主要方法是手術,手 術的目標是將受損的晶狀體取出,然後 植入人工晶狀體。手術通常非常安全且 成功率高,病人在手術後能夠明顯感受 到視力的改善。定期的眼睛檢查是重要 的,特別是對於年長者,以便早期發現 並治療白內障。如果有任何視力異常或 疑似白內障的症狀,應及早就醫,以確 保及時採取適當的治療措施。 白內障手術時機 初期白內障不需要手術,可用藥物 延緩惡化速度,但當矯正視力下降至0.5 以下,明顯影響生活及工作,此時就會 建議採取手術治療: 1. 年滿55歲,即可使用健保來給付白內 障手術,若未滿55歲,但已確診為白 內障,需經健保署事前審查評估通過 後,才可接受健保給付的白內障手術。 2. 白內障手術成功率達95%以上,但並 不代表一定能恢復良好視力。良好的 視力有賴眼睛其他部分的健康狀況而 定。若病人同時患有嚴重的視網膜疾 病、青光眼、視神經病變等問題,術 後視力改善可能不如預期。 3. 若無適時治療,白內障過熟會讓水晶 體內的蛋白質溶出或過度膨脹,誘發 虹彩炎或青光眼,增加手術的困難度 及風險。 臺大醫院鼓勵病人參與醫療決策 隨著醫療科技治療的日趨複雜,個 體化差異導致治療預後的不確定性,加 上病人及家屬對其權益與自主意識的重 視,都增加了醫病雙方對於預期認知上 的落差與訊息溝通上的困難。為了落實 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促進醫病相互的 尊重,縮減彼此溝通上的鴻溝,讓病人 與醫師共同參與健康照護相關決策以促 進醫療與病人安全的觀念,近年來在全 世界許多國家中已被醫師與民眾熟悉且 廣為接受。臺大醫院基於促進醫療品質 與病人安全的理念,也積極投入醫病共 享 決 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的發展與推廣應用。 基於這樣的概念,為促使醫師或 醫療專業工作者發展相對應的能力,提 供醫療實證促進病人對於健康照護決策 的參與度,也因此發展出輔助性的資源 例如決策輔助工具(patient decision aids,PDA)。在決策輔助工具研發推 廣過程中,強調兼顧醫療專業與民眾需 求,強化實證依據及使用淺顯易懂的語 言,搭配發展引導教材,並規劃病人參 與的機制,以發揮醫病共享決策輔助工 具之臨床實際效益,以達到鼓勵促進病 人參與醫療決策的目的。 vol.220.2024.3月 30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