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20

心臟是一個複雜而且一直在跳動的 器官,而先天性心臟病的結構異常讓這 個器官的立體結構變得更加複雜,因此 也增加了操作先天性心臟病的心臟超音 波檢查的門檻。可是,心臟超音波往往 是心臟病孩子診斷與治療決策中最不可 或缺的檢查。甚至,很多時候光憑超音 波一項檢查就能判斷出孩子的未來病程 走向。所以,如果要所有小兒心臟科醫 師投票選擇一種他們認為最重要的影像 檢查工具,我猜大多數的醫師會投心臟 超音波一票。 在硬體技術上,小兒心臟超音波與 成人的心臟超音波相同。平常使用在成 人掃描的各種模式,包括二維影像(two dimensional imaging)、頻譜杜卜勒 (spectral Doppler)、彩色血流杜卜勒 影像(color flow Doppler imaging)、 M型超音波(M mode)等,兒科病 人也常例行性的採用。只是,兒童因為 體型較小,甚至有些是體重不到1kg的 早產兒,所以會需要選購更高頻的超音 波探頭讓影像更清晰。此外,嬰兒與兒 童的肋骨劍突下方腹肌不發達,腹部柔 軟,距離心臟又不遠,不但沒有骨頭阻 擋,又有肝臟在前方充當前景,因此除 了常把探頭擺在胸前外,也常會把探頭 壓在胃的上方看心臟,這是在先天性心 臟病掃描時很重要的位置。有時,也會 把探頭擺在脖子附近,為的是看清楚主 動脈的分支與附近結構,這也是跟在做 成人超音波時很不一樣的地方。 19 兒童專欄 ◆ 小兒部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 陳俊安 小兒心臟超音波簡介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