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19.2024.2月 8 發燒話題 年節將至,也是全家人或三五好友 一同相聚的歡樂日子,這種場合絕對少不 了飲料、零食相伴的小確幸。但您知道吃 下肚的零食有哪些成分嗎?會對我們的身 體健康帶來甚麼傷害?為什麼近來地方家 長及校園老師們憂心忡忡零食對小孩的影 響?別擔心,讓我們來逐一解答。 零食好難以抗拒啊! 我們常說的零食,簡單來講就是 比較精緻或色香味俱全的食品,例如餅 乾、甜食等;它大部分的基底,含糖、 油、鹽的比例很高,許多人喜歡甜食下 肚後帶來的幸福開心感,其實這些東西 吃下的背後會啟動身體某些運作機制。 我們吃進美味的甜食後,因其含糖 高,造成體內血糖快速上升。為了降低 血糖,體內胰島素會快速分泌。同時, 過程中會刺激腦內荷爾蒙的分泌,尤其 是多巴胺(dopamine),是一種與產生 愉悅、滿足感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 長期大量攝入糖分會讓多巴胺的受 體越來越不敏感,因此,為了達到相同 的愉悅感,身體需要更多的糖分來刺激 更多的多巴胺釋放。這個過程可能導致 對甜食的渴望不斷增加,就是一般常聽 到的糖癮(sugar addiction)。 另外,攝入高糖食物後,胰島素因 血糖突然升高而快速釋放,以促進血糖利 用及儲存。然而,血糖下降後胰島素相應 減少,過程中可能引發體內的飢餓感,導 致人們進食更多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使 總體攝取熱量過高。胰島素會將體內多餘 的糖搬到肝臟、肌肉及脂肪中;然而,一 旦變成脂肪這些能量就不易再次分解為可 利用的糖分。因此,建議每周運動3次、 每次30分鐘、運動心跳要達133下,希 望民眾透過運動降低體內脂肪的囤積。基 於上述整個過程,我們強烈建議在享用零 食或甜品時,切忌過量。 零食可以當飯吃嗎? 零食若可以當飯吃,一定會有很多 人身體力行笑開懷,答案當然是一定不 能啦,這牽涉到營養成分。小時候一定 聽過大人講「吃這沒營養的東西」,大部 分的零食還真的沒什麼營養,或營養成 分不足以提供人體每日所需,大多只有 熱量及高油、高鹽、高糖。 有人問為什麼人要照著三餐吃飯, 其實這是工業革命後資方的陰謀,因為 這樣才能有效率管理員工的放飯及上工 時間。一般上班族可能早上9點上班前 塞幾口早餐,接著中午12點午餐、晚 上5點下班後才準備享用晚餐,是不是 一定要這樣子進食呢?其實有各種不同 的研究,但沒有標準答案。攝食的行為 牽涉到人類演化過程的生理時鐘,不要 讓生理時鐘亂掉是很重要的,所以應不 過量的攝食正餐。零食當然不能取代正 餐,但若須適度調適心情,還是可偶爾 為之,但一樣不可吃太多。 開心吃零食前的停看聽 ◆ 口述/資料提供:綜合診療部血液淨化科主治醫師 姜至剛 ◆ 採訪/撰稿:公共事務室高級管理師 劉宣昕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