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19

發燒話題 開心吃零食前的停看聽 聰明就醫的好工具- 透過臺大醫院行動服務APP搜尋星月 計畫轉診院所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臺灣腦神經組織人體生物資料庫(臺灣腦庫)揭牌典禮 NTUH 兒童專欄 淺談疤痕治療 正顎手術的成效與注意事項 專題報導 擺脫老化疲倦,優雅 迎接明亮眼神! 蟹足腫:您可能不瞭 解但常見的疤痕困擾 中華民國89年9月創刊 中華民國113年2月 FEB. 2024 vol.219 219 擁有健康知識 豐富彩色人生 Nati onal Tai wan University Hospital HEALTH NETWORK

腦庫是蒐集往生後的腦神經組織, 作為研發神經退化疾病的藥物,比如失 智症、或是帕金森氏症;先進國家的腦 科學研究,是國力強弱的指標之一,目 前全世界有一百五十多個腦庫。臺灣大 學自2017年起,從無到有、歷經六年的 艱辛努力,終於建立臺灣第一個腦庫, 於2023年11月5日上午,在臺灣大學 醫學院舉行「臺灣腦庫」的揭牌典禮。 臺灣在大約三十年前的1990年代, 就有包括病友、醫師、學界等,陸續提 議建立腦庫。基於種種原因,這些呼籲 僅止於倡議階段。臺灣大學醫學院謝松 蒼教授有感於病友有意願在往生後捐腦 的大愛以及病友團體的呼籲,在當時醫 學院張上淳院長的支持下開始了腦庫的 籌備工作,後續倪衍玄院長和臺大醫院 吳明賢院長也都給予大力支持。自2017 年起由醫學院謝松蒼教授,帶領「腦庫 工作小組」啟動籌劃建置臺灣第一個腦 庫的艱鉅工程。 「臺灣腦庫」全稱為「國立臺灣大 學醫學院臺灣腦神經組織人體生物資料 庫」,臺灣過去並沒有建立腦庫的經驗, 臺灣大學腦庫工作小組同仁,因此分階 段、逐步克服重重困難。 第一階段(2017-2019)為腦庫評 估與規劃,特別是尋求成立腦庫的法源 依據。謝教授領導的團隊首先檢視與腦 庫有關的法律,發現所有的法規,都是 在有腦庫的概念之前所訂立、並不符合 時代的需要,無法在臺灣設立腦庫!也 因此謝教授,帶領同仁奔走於不同的政 府機關之間,尋求解決的方案,經過三 年多的努力,於2019年衛生福利部做了 行政解釋,讓腦庫的成立有法源的依據。 第二階段(2020-2023)為腦庫建 置,包括文件、制度的建立,人員培 訓,以及腦庫的實體工程。現有的人體 生物資料庫所有規範、相關的文件、與 規定,都是病人手術後「剩餘檢體」 的收集。而「腦庫」則是病友往生以 ◆ 公共事務室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臺灣腦神經組織人體生物資料庫 (臺灣腦庫)揭牌典禮 醫療團隊 1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臺灣腦神經組織人體生物資料庫(臺灣腦庫)揭牌典禮 後,才能取腦作病理診斷與研究,因此 所有文件,都需要重新修改與調整。這 一階段,臺大同時禮聘、請教國外腦庫 專家,以國際標準,建置腦庫的硬體工 程。神經病理醫師的診斷是腦庫成功的 關鍵,臺大醫院因此選送神經病理醫師 至國外知名腦庫進修。即便如此的充分 準備,在法規面,仍然有障礙存在,張 副校長和謝教授拜訪各個機關,溝通、 協調。終於再歷經三年的努力,在今年 (2023)得到衛生福利部核准成立「臺灣 腦庫」。 腦庫的建置過程,自2017 年起, 篳路藍縷、蜿蜒曲折,歷經重重困難, 臺灣大學同仁在謝教授帶領下,六年多 的堅持與努力,終於建立了臺灣第一個 遵循政府法規、並且符合先進國家高規 格標準的腦庫!未來這個腦庫將會收集 罕見疾病、神經退化疾病、以及正常人 的腦神經組織,提供給全臺灣的腦科學 研究團隊,作為探究疾病機制、研發藥 物之用。 先進國家的腦庫,是由政府依據醫 療科技政策,成立腦庫;臺灣的腦庫比較 特別,則是因為病友主動捐腦的大愛,感 動包括學界、醫界以及政府相關人員。也 因此,臺灣腦庫的成立,有更深遠的意 義,這是匯集所有捐腦人大愛,永遠的 「家」。而臺灣大學也秉持這種精神,打 造一個「有溫度的腦庫」,成為腦疾病研 究、教學的中心,期待可以為臺灣的腦科 學研究貢獻心力。在腦庫的規劃和建置過 程當中,得到病友、醫師、律師、學術界 等專業團體、國家衛生研究院,以及行政 院、衛生福利部等政府機關的協助,臺灣 大學表達誠摯的感謝。 「臺灣腦庫」的揭牌,象徵著一個新 階段的開始,臺灣大學會與國內外各研 究團隊合作,期許以腦庫厚植腦科學研 究的根基,並發展腦疾病的新穎治療藥 物。借鏡先進國家的經驗,「臺灣腦庫」 的永續經營,需要得到政府的持續經費 支持,讓腦庫可以茁壯發展,提供照顧 民眾腦健康的基礎。 vol.219.2024.2月 2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擁有健康知識 豐富彩色人生 中華民國89年9月創刊 中華民國113年2月 FEB. 2024 vol.219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發 行 人: 吳明賢 召 集 人: 賴逸儒 總 編 輯: 楊志偉 執行編輯:詹其峰 編輯顧問: 李美美、蕭輔仁、盤松青、 洪俊銘、童寶玲、詹智傑、 王振穎、詹其峰、吳嘉峯、 邵幼雲、陳沛裕、蔡紫薰、 黃俊達、曾啟新 編輯企劃: 網頁工作小組 健康教育中心 蕭靜如 攝 影: 喬士明、林依伶、洪敏倫、 胡淑慎 出 版 者: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附設醫院 地 址: 臺北市常德街1號 健康教育中心 電 話: (02)2356-2114 傳 真: (02)2321-8403 網 址: https://www.ntuh.gov.tw (衛教天地) 設計印刷: 加斌有限公司 電 話: (02)2325-5500 傳 真: (02)2706-7272 本印刷品使用環保油墨印製, 採用符合FSC環保紙印製。 醫療團隊 編者的話 發燒話題 專題報導 醫事人員 介紹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臺灣腦神經 組織人體生物資料庫(臺灣腦庫) 揭牌典禮 公共事務室 值此歲末年初之際,祝福讀者們 龍年行大運 詹其峰 醫師 擺脫老化疲倦,優雅迎接明亮眼神! 黃柏誠 醫師 蟹足腫:您可能不瞭解但常見的 疤痕困擾 官振翔 醫師 開心吃零食前的停看聽 聰明就醫的好工具-透過臺大醫院行 動服務APP搜尋星月計畫轉診院所 腫瘤醫學部-楊明翰醫師 婦產部-吳佳穎醫師 01 05 06 07 08 11 15 18 姜至剛 醫師 劉宣昕 高級管理師 分級醫療暨轉銜照護管理中心

兒童專欄 保健園地 台大花絮 健康營養 補給站 淺談疤痕治療 沈宜萱 醫師 地中海飲食-雞肉燉菜 林秀娟 營養師 正顎手術的成效與注意事項 林鴻穎 醫師 常見用藥Q&A 張友涵 藥師 【金山快訊】 點燈的人 曹寶玉 社工師 讀者Q&A 健康教育中心 20 28 22 29 31 33

隨著時代發展,醫療科技也日進千 里,現今社會大眾如有健康問題,多從 網路搜尋相關健康資訊開始,乃至接受 預防保健服務如成人健檢、老人健檢、 以及癌症篩檢等,可以及早發現身體異 常早期接受治療,到院所與醫師諮詢健 康問題或進一步診治! 臺大醫院日前成立臺灣腦神經組織 人體生物資料庫,為全臺第一個腦庫, 從2017 年規劃,至2023 年底舉行揭 牌典禮。期待日後能增進腦神經組織研 究,並能促進未來研發神經退化疾病藥 物的新進展。 本期健康電子報將介紹一些可藉由 手術改善的健康問題。例如近年醫美業 盛行,許多人更注重自身的容貌,而因 COVID疫情期間的口罩配戴規定,越來 越多人關注眼睛對容貌的影響,「擺脫老 化疲倦,優雅迎接明亮眼神!」一文簡 介眼袋、上眼皮下垂等生理現象成因、 改善手術說明以及術後保養。此外,許 多人外傷癒合時,會產生影響外觀的疤 痕,甚至形成蟹足腫,並為此困擾,「淺 談疤痕治療」一文提供一般傷痕預防、 改善、及治療說明,而「蟹足腫:您可 能不瞭解但常見的疤痕困擾」一文則介 紹蟹足腫形成的原因並提供相關預防策 略,以降低其發生機率,也提供手術等 多種治療方式。「正顎手術的成效與注意 事項」一文則是為受咬合不正而困擾的 人解說正顎手術種類、相關執行技術以 及醫療團隊評估的重要性。總之,不論 何種健康問題,能事先預防必然勝過後 續病症治療,而治療方式也務必要跟醫 師溝通好,經過審慎的評估再選擇執行 的方式,即便完成療程,也要多注意癒 後日常的保養與定期追蹤。 臨近新春,孩童們也開心放寒假期 待過年,家長們可以透過「開心吃零食 前的停看聽」一文瞭解零食對健康的影 響,並請注意孩子在寒假期間的飲食是 否均衡。另外,本院分級醫療管理中心 (RMC)也介紹「臺大醫院星月計畫」, 帶您瞭解分級醫療對民眾的好處,以及 透過下載「臺大醫院行動服務APP」得 以更方便利用本院多項掛號、就醫資訊 與轉診服務。 值此歲末年初之 際,祝福讀者們龍年 行大運,多注意保 暖、均衡飲食及規律 運動,維持健康的生 活,永保安康! 值此歲末年初之際,祝福讀者們 龍年行大運 ◆ 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 詹其峰 5 編者的話

vol.219.2024.2月 6 醫事人員 介紹 醫事人員 楊明翰 醫師 現職 ● 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 專長 乳癌、頭頸癌及腸胃道腫瘤之全身性治療 學歷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經歷 ● 新竹臺大分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 ● 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總醫師 門診時間 楊醫師貼心小叮嚀 大腸直腸癌發生率逐年上升,因初期症狀不明顯,約有2成患者確診時已有嚴重 腸阻塞或癌細胞轉移,提高了手術切除腫瘤的難度。近年來大腸直腸癌治療趨勢已走 向多專科治療團隊(MDT)模式,針對棘手的晚期轉移性患者,藉由一般外科、大腸 直腸外科、腫瘤內科、放射腫瘤科、放射科醫師的通力合作,以及營養師、心理師、 個管師等多元領域的專家討論,共同擬定治療方案,不僅能提高治療成效,也增添患 者面對疾病治療的信心。 介 紹

7 醫事人員 吳佳穎 醫師 現職 臺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專長 一般婦科、一般產檢、腹腔鏡手術、婦科腫瘤、 婦癌手術及治療、更年期諮詢 學歷 ● 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 ●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經歷 ●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主治醫師 ● 臺大醫院婦產部婦癌研修醫師 ● 臺大醫院婦產部住院醫師 門診時間 吳醫師貼心小叮嚀 定期做抹片檢查、記錄月經週期,若發生不正常出血,或停經後出血請儘速就醫。 懷孕後記得定期產前檢查,預防生產併發症。 介 紹 醫事人員 介紹

vol.219.2024.2月 8 發燒話題 年節將至,也是全家人或三五好友 一同相聚的歡樂日子,這種場合絕對少不 了飲料、零食相伴的小確幸。但您知道吃 下肚的零食有哪些成分嗎?會對我們的身 體健康帶來甚麼傷害?為什麼近來地方家 長及校園老師們憂心忡忡零食對小孩的影 響?別擔心,讓我們來逐一解答。 零食好難以抗拒啊! 我們常說的零食,簡單來講就是 比較精緻或色香味俱全的食品,例如餅 乾、甜食等;它大部分的基底,含糖、 油、鹽的比例很高,許多人喜歡甜食下 肚後帶來的幸福開心感,其實這些東西 吃下的背後會啟動身體某些運作機制。 我們吃進美味的甜食後,因其含糖 高,造成體內血糖快速上升。為了降低 血糖,體內胰島素會快速分泌。同時, 過程中會刺激腦內荷爾蒙的分泌,尤其 是多巴胺(dopamine),是一種與產生 愉悅、滿足感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 長期大量攝入糖分會讓多巴胺的受 體越來越不敏感,因此,為了達到相同 的愉悅感,身體需要更多的糖分來刺激 更多的多巴胺釋放。這個過程可能導致 對甜食的渴望不斷增加,就是一般常聽 到的糖癮(sugar addiction)。 另外,攝入高糖食物後,胰島素因 血糖突然升高而快速釋放,以促進血糖利 用及儲存。然而,血糖下降後胰島素相應 減少,過程中可能引發體內的飢餓感,導 致人們進食更多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使 總體攝取熱量過高。胰島素會將體內多餘 的糖搬到肝臟、肌肉及脂肪中;然而,一 旦變成脂肪這些能量就不易再次分解為可 利用的糖分。因此,建議每周運動3次、 每次30分鐘、運動心跳要達133下,希 望民眾透過運動降低體內脂肪的囤積。基 於上述整個過程,我們強烈建議在享用零 食或甜品時,切忌過量。 零食可以當飯吃嗎? 零食若可以當飯吃,一定會有很多 人身體力行笑開懷,答案當然是一定不 能啦,這牽涉到營養成分。小時候一定 聽過大人講「吃這沒營養的東西」,大部 分的零食還真的沒什麼營養,或營養成 分不足以提供人體每日所需,大多只有 熱量及高油、高鹽、高糖。 有人問為什麼人要照著三餐吃飯, 其實這是工業革命後資方的陰謀,因為 這樣才能有效率管理員工的放飯及上工 時間。一般上班族可能早上9點上班前 塞幾口早餐,接著中午12點午餐、晚 上5點下班後才準備享用晚餐,是不是 一定要這樣子進食呢?其實有各種不同 的研究,但沒有標準答案。攝食的行為 牽涉到人類演化過程的生理時鐘,不要 讓生理時鐘亂掉是很重要的,所以應不 過量的攝食正餐。零食當然不能取代正 餐,但若須適度調適心情,還是可偶爾 為之,但一樣不可吃太多。 開心吃零食前的停看聽 ◆ 口述/資料提供:綜合診療部血液淨化科主治醫師 姜至剛 ◆ 採訪/撰稿:公共事務室高級管理師 劉宣昕

9 發燒話題 零食有多「毒」? 有民眾看到食品包裝上原料成分 寫著密密麻麻像火星文的食品添加物名 稱,就會心生恐懼,認為這樣的食品很 「毒」。但是,這些食品添加物真有這麼 毒嗎?食藥署公告的17類合法食品添加 物,每一個都經過嚴格的毒性測試。食 品都是為了特定功效、特定目的而使用 食品添加物,如無特定目的並不會刻意 添加,例如需要保持保水、肉品重組、 甜味味覺的食品,就會使用保水劑、黏 稠劑、甜味劑等添加物。 零食中比較讓人擔心的部分,其實 是糖、鹽及油脂,因為食品添加物受到法 令限制,不會過多添加;但零食為了各式 口感,鹽、糖、油脂等很容易超過衛生福 利部建議的每日攝取量。例如依據衛福部 建議,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 克(即6公克鹽,其中鈉含量占40%), 尤其對一些年紀較長的民眾,血壓可能偏 高,因為高鹽食品會導致身體產生口渴 感,從而增加飲水量,水一進來,血管就 擴張,血壓就很容易控制不好。近期很 夯上新聞的零食,小包裝一份僅有18克 重,但鈉(鹽)就高達236毫克,就一 小串而已喔!不小心多吃幾包,就會超過 每日建議的鈉攝取量。 如何解讀食品標示? 零食包裝上有食品營養標示,建議 民眾學會看標示,才能知道自己吃下肚 的內容物及營養成分。大部分的媽媽、 阿嬤會特別注意營養成分,青少年反而 可能是最不清楚或不在意成分的;只是 當金孫說想吃什麼時,阿嬤可能也會把 標示上該注意的營養成分拋諸腦後。 食品營養標示,首先要看一份的重 量,其次要看包裝裡含幾份,接下來透 過乘法算出整體的總熱量或其他營養成 分。目前食品的標示是每一份及每100 公克兩種方式都幫民眾標示出來,但兩 者解讀方式不同;當一份假設是10公 克,則100公克等於有10份,100公克 大概是1瓶養樂多的概念。 有關脂肪標示,臺灣一般建議容許 量是100公克小於0.3公克,但某產品 100公克裡卻有3公克的反式脂肪酸, 現在幾乎都強調無反式脂肪酸。 糖的部分,根據WHO世界衛生組 織建議,每日糖攝取量應不超過總熱量 5%。比如成人一天攝取總熱量為1,800 大卡,5%是90 大卡,等於22.5 克的 糖,這裡指的是人工額外添加於飲食中 的糖分(自由糖,free sugars),我們常 常提到糖攝取量五茶匙(1茶匙=5ml 約5g),指糖的攝取不要超過25-30克。 當你以為看著標示就可以安全過關時, 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眼睛看不到或不知 道的額外添加糖,例如餐廳提供的濃 湯,請問含糖比例多少口感最好?3%、 6%、9%還是沒有糖的?結論大概3%左 右,所以不知不覺飲食或零食裡就有額 外添加的糖,這是要特別注意的。 至於蛋白質,其實一般零食的蛋白 質成分很難偏高,因為蛋白質價格高, 零食中幾乎不太有可能會有含量過高的 情形。平日有運動訓練、重視蛋白質攝 取的族群,大多知道運動完後趕緊泡杯 乳清蛋白當作是營養補充劑讓自己長肌 肉(muscle man)。以腎臟科醫師觀點 來看,會擔心蛋白質攝取過量,但如果 確定自己的腎臟功能正常,其實沒有證 據顯示飲用乳清蛋白會造成腎臟惡化; 但若是腎臟功能不好,就不適合吃高乳 清蛋白,例如慢性腎臟病人。

市面某零食的食品營養標示 vol.219.2024.2月 10 能在大賣場上架就可以放心買嗎? 最近媒體上吵得沸沸揚揚的螺X粉 之類的食品,政府並未准許進口,可是 貨就進來且賣場也上架了,只能說政府 在管制上可能還是有漏洞,發現問題儘 速把漏洞補起來就好;原則上,有良心 的業者,都應該確保貨品經過審核與允 許才能夠上架販售。 如果真的忍不住想吃零食,如何挑 選?或有替代方案? 零食大多是越吃越涮嘴,常常吃到 包裝見底時才發現ㄚ∼怎麼吃那麼多, 這時已經來不及了。如果真的嘴饞忍不 住想吃零食,可以朝分包或小包裝的模 式,雖然小包裝可能有垃圾量太多的問 題。當嘴巴很想咬東西時,吃一下是小 問題,就怕一直吃不停,例如抱著一桶 冰淇淋邊看電視邊吃,雖然心靈很療 癒,但看到吃下肚的脂肪、糖分及熱量 數字也是會讓人心痛的,尤其對講究健 康、身材的人來說。 吃零食的替代方案,除剛剛提到的 小包裝外,改吃蔬果也是一種選擇,例 如番茄或小黃瓜,或者吃含有酵母菌或 高纖乾燥的蔬果片,同樣是零食,但多 了點健康概念。 順便給個小提醒,在吃較堅硬的零 食時,要留意牙口健康,別因零食太好 吃而把牙齒咬斷了。食品安全不是只有 微生物、添加物的問題,還有物理性的 問題,例如因石頭、堅硬零食而咬斷牙 齒這類議題也屬食品安全。 年假放縱瘋狂吃零食對身體的影響 過年放長假瘋狂吃零食,最直接 的影響就是年後秤體重會不開心。零食 要在短時間就造成身體強大的負擔是蠻 困難的,所以吃點零食不用太當做是負 擔,過年就是要有過年的感覺,適度的 放鬆能讓身心靈充分休息,它帶來的效 益應該遠遠超過我們這一點點零食中一 些些負面影響,但是零食不要過量還是 最大重點。 最後,零食標示上的總熱量可以自 己計算,攝食過度的熱量,可能造成肥 胖、心血管等疾病風險上升。吃零食以 適量為原則,吃進嘴裡前要停看聽,注 意熱量、鹽分以及添加糖的攝取控制, 這只有自己才可以控制得了自己。

什麼是「星月計畫」? 臺大醫院自2018年9月啟動「臺大醫院醫療體系星月計畫」已經滿5年囉!本 院邀集各層級院所一同與本院攜手合作,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轉銜照護服務,期望能 落實分級醫療,提供民眾高品質、無縫接軌的轉診及整合照護。簽約星月合作的院所 從最初419家,至2024年增加至633家。 透過星月院所轉診來臺大就診,可以有什麼優惠呢? 經由基層院所或社區醫院轉診來本院就診,持轉診單(紙本或電子)可減免基本 部分負擔250元喔! 透過基層醫師初步評估後,再轉診至本院進一步檢查或看診就醫,可避免重複用 藥、重複抽血檢查造成的身體不適及相關醫學檢查的輻射劑量。 另外,星月合作醫師與本院醫師可經由特定平台進行轉診交班,讓您的醫療服務 無縫接軌不卡卡! 聰明就醫的好工具- 透過臺大醫院行動服務 APP 搜尋星月計畫轉診院所 項目 是否經過院所轉診到臺大醫院 是(有轉診單) 否(無轉診單) 門診就醫 基本部分負擔170元 基本部分負擔420元 11 發燒話題 ◆ 分級醫療暨轉銜照護管理中心

圖一 點選「轉診資訊」 圖二 點選「星月合作 院所服務查詢」 圖三、 選擇您需要的篩選條件 如何尋找您住家附近或特定的星月計畫合作院所呢? 跟著以下步驟,就能輕鬆找到適合您的星月院所囉! 首先進入臺大醫院行動服務APP,於APP首頁點選「轉診資訊」(圖一),再點選 「星月合作院所服務查詢」(圖二)。 除了可以依城市別、地區別尋找您住家附近或 特定區域的合作院所,也可以依科別、服務項目、 醫師專才或輸入院所代碼、關鍵字及醫師姓名搜尋 您所需要的醫療服務(圖三)。 重複抽血檢查 減少或避免 重複用藥 胃鏡/大腸鏡檢查 造成的身體不舒服 照射X光的 輻射劑量 出院前 電話交班 住院醫師 銜接醫師 轉診單 vol.219.2024.2月 12 臺大醫院行動 服務APP

圖七 點選「地圖模式」 圖八 附近星月合作院所 圖四 星月合作院所清單 圖五 點選「醫師」 圖六 星月醫師詳細資訊 13 發燒話題 除了使用清單模式之外,您也可以選擇使用地圖模式(圖七),即會以地圖方式顯 示附近的星月合作院所,讓您搜尋更便利(圖八)。 按下搜尋後,即依您所選擇的查詢條件列出最合適的醫院或診所(圖四),您可以 直接撥打電話聯繫(圖五),如果您想瞭解醫師詳細資訊,可按醫師鍵查詢(圖六)。

圖十一 點選「另開視窗 至健保署網站」 圖九 點選「查詢」 圖十二 衛生福利部中央 健保署網站 圖十 星月醫師列表及詳細資訊 如果您想瞭解更多醫院或診所的詳細資訊,可點選另開視窗(圖十一),即會連結 至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網站(圖十二)。 立刻下載臺大醫院行動服務APP,一起聰明就醫吧! 我們的星月合作院所總共有超過1,000位的專科醫師、提供60 種專業醫療服務項目及29項醫師專才,能提供您最需要的醫療照護。 點點星光,眾星拱月,為了讓您(月亮)有更經濟、更安全的 健康守護,星月計畫與您一起努力!立即拿起手機,跟著我們一同 搜尋守護您的星星。 vol.219.2024.2月 14 在地圖模式您也可以檢視醫院或診所的聯絡方式及醫師詳細資訊(圖九、圖十)。

在COVID-19疫情後,似乎戴口罩 已經是全民運動,生活上已經很習慣跟 口罩為伍,因此口罩遮不住的地方容易 成為大家面對面時重視的焦點。眼袋是 許多人在面對鏡子時最常感到困擾的美 容問題之一。隨著年齡增長、生活壓力 增加,工作熬夜,眼袋的問題可能會逐 漸突顯。有些人是遺傳造成,年經時就 有明顯的眼袋結構,眼眶脂肪就是比較 多,不過大部分眼袋的形成大多是因為 眼輪匝肌失去彈性,支撐眼眶脂肪的筋 膜鬆弛,以致於眼眶內脂肪膨出而造成 眼袋的形成,且內側容易形成淚溝,在 燈光下更顯陰影,使眼周整體更顯老態。 有眼袋困擾,建議先至整形外科 醫師門診評估,醫師會根據求診者眼周 皮膚的彈性,是否有眼部相關疾病,詳 細解釋手術過程、風險和預期的效果, 並分析判斷適合的手術方式。有時求診 者會將臥蠶(肥厚的眼輪匝肌)當作眼 袋,一般以肉毒桿菌素注射治療為主。 若要處理眼袋,手術通常是有效的解決 方式。目前眼袋手術的觀念多以保留脂 肪,將脂肪移位為主要治療方式,其 15 專題報導 擺脫老化疲倦, 優雅迎接明亮眼神! 黃醫師,你看我的眼袋好明顯,同事都以為我很累都睡不飽,看起來 很憔悴,該怎麼辦呢?黃醫師,你看我這上眼皮好像很重,眼睛張不太開的 感覺,眼尾的皮膚都蓋下來了,眼尾都下垂了,看起來好像年紀很大,該怎 麼辦?這段對話是否聽起來很熟悉,是否正是你在工作忙碌與壓力下照鏡子 時,也會想說的話呢? ◆ 外科部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黃柏誠

vol.219.2024.2月 16 目標是希望保留眼眶脂肪避免未來眼眶 凹陷問題,且移位至明顯淚溝處能將凹 陷填補,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倘若經 醫師評估的確有過多脂肪,部分予以取 出,或用於填補,才能達到治療與美觀 的結果。手術的路徑有兩大類,第一類 是經眼內結膜將眼袋脂肪移位或取出, 俗稱內開或隱痕眼袋手術,通常是眼周 皮膚彈性佳、年輕人、單純脂肪肥厚者 為合適對象,因為經眼內結膜手術,故 優點為手術後外觀上看不見傷口與疤 痕,恢復期較快,少數會有結膜水腫問 題。第二類是經皮膚切口眼袋手術,俗 稱外開眼袋手術,通常是眼周皮膚彈性 差、皮膚鬆弛嚴重、年紀較大的病人適 用,切口為眼緣下2mm延伸至眼尾, 可將鬆弛皮膚有限度的去除,拉提中臉 部的筋膜與脂肪,但比較容易會有眼尾 縫合處緊、疼痛、結膜水腫、眼瞼外 翻,與恢復期較長的狀況發生。無論何 種路徑進行手術,可能會在眼周感到些 微腫脹和瘀血,但這是正常現象,通常 會在數天內消退,建議適當休息、避免 劇烈運動、應用冰敷等。極少數的人在 接受手術後會有暫時性複視與失明的可 能性,在有經驗的醫師操作下,眼袋手 術的安全性相當高。眼周的黑眼圈,是 手術無法改變的,可考慮採光療如脈衝 光治療或奈米脂肪萃取回填,對於色素 淡化有不少臨床文獻支持成效。 上眼皮下垂、眼睛好像睜不太開、 視野變小、眉毛與上眼皮距離越來越 近、眼尾看似多餘皮膚覆蓋,這些是常 見的幾個上眼周老化的現象。有時伴隨 魚尾紋、抬頭紋、皺眉紋、以及皺鼻紋 (兔寶寶紋),也是常見在眼周邊緣的動 態紋路,此時肉毒桿菌素的注射可以協 助改善,安全性高,不過仍需定期的施 打。醫師評估上眼周狀況包含額頭皮膚 鬆弛度、眼瞼下垂程度、眼周皮膚鬆弛 程度,以及眼科相關疾病,作為治療方 式選擇的考量。通常抱怨以前明顯雙眼 皮、現在變內雙且眉毛與上眼皮越來越 近的求診者,外側上眼皮下垂嚴重,大 多前額皮膚鬆弛程度明顯,稍微用手將 前額皮膚往上推就可以改善者,適合考 慮前額拉皮手術。前額皮膚過於鬆弛, 頭髮髮際線特別高者,可以考慮傳統前 額拉皮手術,將髮際線提前之外,去除 多一些鬆弛皮膚,達到拉提效果,雖然 手術疤痕可以隱藏在髮線內,但仍會有 較長的傷口與稍高的疼痛感覺,對於頭 皮的感覺暫時性消失或麻的可能性也是 伴隨的風險。若鬆弛量不高,可以評估 內視鏡前額拉皮手術,並用五爪可吸收 釘將前額皮瓣固定在頭骨上,達到拉提 緊實效果,傷口小恢復較快,以上前額 拉皮手術均需要全身麻醉,過程較為 舒適。

手術前 手術後 17 專題報導 有時一聽到要做拉皮手術,求診者 都會擔心手術麻醉風險,故在合適的評 估下,提眉手術也是一種選擇,在眉毛 下緣將多餘的眼皮去除,達到眼皮上揚 的效果,但眉眼之間的距離拿捏需相當 慎重,且東方人對於疤痕的照護在提眉 手術的照護上顧慮較多,有紋眉的人可 能較能接受。若是眼瞼下垂,需評估提 眼肌的功能,再進行提眼肌相關手術(折 疊、部分切除或皮瓣手術)達到黑眼珠 減少眼皮的遮蓋,再搭配適當的眼皮切 除手術,修整外上側的下垂皮膚,能夠 還你更明亮的視野與眼神。 大致上任何手術都需要先了解求 診者病史,是否有持續服用抗凝血藥, 需要停藥的時間與種類;手術後照護需 要多休息與冰敷,有助於消腫與減少出 血,相關的止痛止血消炎藥物則依據醫 師評估開立。至於上下眼皮是否可以一 起動手術呢?原則上是可行的,每位醫 師建議的方式有所不同,可能先後順序 不同,不過可預期的是同時做這麼多手 術,消腫的時間會延長,故需要與醫師 好好討論再做決定,並且要有一定時間 的恢復期,不要排太多的行程在手術之 後,徒增求診者與醫師的壓力。 眼周年輕化是疫情後最讓人願意投 資在自己的治療環節,職場上再精明幹 練,眼神再多麼犀利,可是在整體皮膚 與紋路當中不小心就透漏出你的年齡。 我們不僅可以在多變的環境下,不斷提 升自己,擁有年輕的心境,也可以在適 當的評估與治療下,讓心境跟外觀接 近,讓歲月的痕跡淡化,是值得你我關 注的議題。 眼袋內開 眼袋外開 手術前 手術後

vol.219.2024.2月 18 蟹足腫可能是許多人的一大困擾。 這種特殊的疤痕,通常不會造成嚴重疼 痛,但其外觀上的特徵,如在胸部、手臂 或四肢上的明顯凸起,往往給患者帶來心 理上的壓力。當您穿著低胸衣或無袖上衣 時,這些疤痕可能會影響您的自信心。 傷口癒合:蟹足腫的起源 要瞭解蟹足腫,我們首先需要知道 傷口癒合的階段及疤痕如何形成的。正 常皮膚一旦受傷,會立即啟動一系列複 雜的傷口修復過程:包含了發炎階段和 血管新生,這些新血管會為傷口提供養 分,進而開始修補過程。在這個階段, 皮膚表皮細胞和真皮層纖維母細胞開始 增生並開始合成大量的組織蛋白如膠原 蛋白,來修補傷口。隨著時間,這些新 形成的疤痕會逐漸變軟,顏色逐漸淡 化,但仍然與周圍的正常皮膚有所不同。 蟹足腫與肥厚增生性疤痕有何不同? 蟹足腫和肥厚增生性疤痕都是由於 傷口癒合過程中過量產生膠原蛋白所造 成的。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肥厚增生 性疤痕通常會限制在原傷口的範圍內, 並可能隨時間縮小或變軟。相比之下, 蟹足腫則不會縮小,有時甚至會不斷增 生擴大並超出原本傷口的範圍。 蟹足腫是天生的嗎? 蟹足腫的形成原因尚未完全明瞭, 但已知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遺傳,發 炎,組織張力和種族背景。研究顯示, 在某些族群中,如亞洲裔和非洲裔,蟹 足腫的發生率較高。不同於一般受傷, 蟹足腫可能在傷口癒合後的數周、數 月,甚至數年後才顯現。 蟹足腫的預防:主動出擊,避免疤痕 擴散 預防絕對比治療來得重要,尤其是 蟹足腫。有效的預防措施可以顯著降低 蟹足腫發生的風險,或者至少減緩其發 展速度。以下提供關鍵的預防策略: 1. 傷口護理:妥善照顧傷口是預防蟹足腫 的第一步。這包括保持傷口潔淨避免感 染,以及使用適當的敷料來保持傷口濕 潤。濕潤環境有助於促進更快、更有效 的癒合,減少疤痕形成的機會。 2. 避免過度牽扯:在傷口癒合過程中, 避免過度的傷口牽扯是非常重要的。 過度牽扯引發的張力可能導致更多的 組織受傷和疤痕形成。 3. 防曬措施:新生的傷口組織及疤痕組 織對於紫外線特別敏感。過度暴露於 陽光下會加重疤痕的色素沉著,使其 更為明顯。使用合適的防曬乳液和避 免紫外線是最有效方法。 4. 定期按摩:對於正在形成的疤痕進行 輕柔的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助 於疤痕軟化和變平。 蟹足腫的藥物治療方法 目標是緩解症狀並控制疤痕的增 生,以下是常見的藥物治療方法: ◆ 外科部整型外科主治醫師 官振翔 蟹足腫: 您可能不瞭解但常見的疤痕困擾

19 專題報導 1. 類固醇注射:低劑量類固醇如 Triamcinolone,可以直接注射入疤 痕組織中,以減少疤痕的厚度和紅 腫。但這種治療通常需要多次進行, 以達到最佳效果,卻也帶來疼痛。 2. 冷凍治療:液態氮冷凍治療可以破壞 疤痕組織的細胞,使其逐漸萎縮。這 種治療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疼痛,並 且需要多次重複進行。 3. 藥物治療:某些藥物如肉毒桿菌素, 干擾素或化療藥物,近來也被用於治 療蟹足腫,但需要非常嚴密監測並根 據個體的反應和耐受性來調整。 4. 放射治療:在某些情況下,放射治療 可以用來緩解嚴重的蟹足腫,使其萎 縮。但這種方法通常保留在其他治療 方法無效的情況。 5. 激光治療:激光可以用來改善疤痕的 外觀,減少紅腫和色素沉著。 蟹足腫的手術治療方法 在某些嚴重的蟹足腫案例中,外科 手術可能是必要的。手術目的主要在移 除過度的疤痕組織,進而改善功能和外 觀。手術合併放射線治療的方法近來逐 漸受到重視,尤其是在那些單一治療方 法無法達到滿意效果的複雜案例中。這 種合併治療策略結合了外科手術的即時 物理性切除與放射線治療的長期控制, 共同作用於防止蟹足腫的復發和擴散。 手術切除主要是直接移除過度增 生的疤痕組織,藉由多層縫合重建組織 上的結構,並搭配Z形皮瓣、W形皮瓣 等手術技巧改變疤痕方向以降低組織張 力,並搭配良好的術後照顧,讓傷口進 入良性的傷口癒合過程,功能上改善病 患因為疤痕造成的疼痛,美觀上讓疤痕 在視覺上不明顯。手術的關鍵在於精確 地去除所有受影響的疤痕組織,同時盡 量減少對周圍健康組織的損傷。需要精 確的外科技巧,並深入了解蟹足腫組織 的特性。 手術後,放射線治療用於減少纖 維母細胞的活性,進而減少膠原蛋白的 過度累積。放射線治療通常在手術後的 幾小時至幾天內進行,以最大限度地減 少蟹足腫再生的風險。放射線治療的目 的是破壞剩餘的纖維母細胞,防止它們 再次活躍並導致疤痕組織的過度增生。 進行手術合併放射線治療時,精確的劑 量控制至關重要。儘管手術合併放射線 治療在防止蟹足腫再發方面非常有效, 但也有一定的風險和副作用:包括局部 皮膚的疼痛、紅腫、色素沈積的改變, 以及罕見的放射性損害。因此,這需要 由整形外科醫師、放射腫瘤科醫師和其 他傷口護理專業人員組成的團隊密切合 作,以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結語 總結來說,蟹足腫的治療與控制需 要一個全面的方法,包括有效的預防、 藥物和外科手術治療方法的結合。透過 這些方法,可以減輕蟹足腫帶來的痛楚 及大幅提高病患的生活品質。最後,值 得強調的是,每個蟹足腫病患都是獨特 的,並非所有病灶都適用單一的治療方 法。治療前的詳細評估,包括患者的整 體健康狀況、疤痕的位置、大小和深 度,以及患者的個人需求和期望,都是 擬定治療計劃的重要因素。在進行任何 治療之前,患者應與專業的醫療團隊討 論最合適的治療計劃。

vol.219.2024.2月 20 兒童專欄 疤痕是我們皮膚受傷後的自然反 應,在皮膚受傷的那一刻,傷口的深度 及嚴重度就決定了疤痕是否會形成。在 某些情況下,疤痕可能令人困擾,甚至 有搔癢和疼痛感。最常見的是局部色素 沉著的暗沈,屬於表淺性疤痕,皮膚不 會產生突起或凹陷。色素沉著是因為先 前皮膚的發炎反應,產生「發炎後色素 沉澱」的現象,通常使用防曬、果酸換 膚、左型維生素C導入、維生素A酸 藥膏、杜鵑花酸藥膏等方式即可改善淡 化。紅色的疤痕如紅痘疤等則可以選擇 染料雷射治療,染料雷射能利用選擇性 光熱效應對血管進行破壞,改善疤痕泛 紅外觀。 疤痕的嚴重程度也受遺傳因素的影 響,有疤痕病史或家族史的人應在手術 前告知醫師,以進行適當的術前評估。 受傷時請就醫評估,若傷口需要縫合, 應儘早處理。縫合後的傷口應按照醫師 的建議時間回診拆線,太早拆線可能導 致傷口裂開,太晚拆線可能會有明顯縫 線痕跡。傷口癒合後,可以使用美容膠 帶,協助減少皮膚張力,同時避免過度 拉扯剛癒合的傷口,降低疤痕變寬的機 會。此外,矽膠藥膏和矽膠貼片也是疤 痕治療的好幫手,矽膠能維持角質層的 適當防護和保水度,有助於膠原蛋白 的正常生成和排列,可以美化疤痕並提 升生活品質。如果疤痕有輕微的凹凸不 平,可以利用飛梭雷射或汽化式磨皮雷 射治療來使疤痕漸趨平整。 然而傷口修復過程中,若纖維母細 胞的反應過度,就會形成凸起的肥厚性 疤痕或蟹足腫。肥厚性疤痕通常是侷限 在原本傷口位置的凸起疤痕,常見於皮 膚張力較大的區域,如上半身、肩膀和 上肢。肥厚性疤痕通常會隨著時間逐漸 改善,不太容易復發。相對地,蟹足腫 則是疤痕超出原本傷口的大小,並在周 圍形成手指狀的突起,擴展至其他皮膚 區域,常見於膚色較深的患者,尤其在 耳朵和軀幹位置。蟹足腫通常不會隨時 間改善,且容易復發。 淺談 疤痕治療 ◆ 皮膚部皮膚保健及外科暨形體美容醫學研究中心主治醫師 沈宜萱

21 兒童專欄 目前對於肥厚性疤痕和蟹足腫,有 多種治療選項可供考慮。局部病灶內注 射類固醇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軟 化疤痕、減少疼痛和癢感。局部肉毒桿 菌素注射也被用來治療蟹足腫,它能減 少病灶旁邊皮膚的張力並抑制纖維母細 胞的活性,進而改善蟹足腫的病灶。染 料雷射可以對血管進行破壞,降低疤痕 組織的血流供應,使疤痕組織萎縮並減 少疤痕的厚度。嚴重的蟹足腫可以考慮 手術切除加上低劑量放射線治療,放射 線治療會抑制組織內過度活躍的纖維母 細胞,可以使蟹足腫的復發機率大幅下 降。值得注意的是,疤痕淡化通常需要 綜合多種治療方式,每個疤痕的嚴重度 各不相同,因此治療的次數和時間也會 因疤痕的情況而有所不同,與醫師充分 合作並仔細照顧是達到最佳效果的關鍵。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 疤痕和其治療方法。如果您有任何疤痕 相關的問題或需要進一步的建議,請諮 詢您的皮膚科醫師,他們將為您提供最 適合您的治療方案。保持良好的傷口護 理和適當的治療,是減少和淡化疤痕的 關鍵,也才能讓您持續擁有美麗健康的 皮膚。 圖一 腹部蟹足腫治療前會不時有發癢與疼痛感,相當困擾 圖二 腹部蟹足腫經過手術與低劑量放射線治療後兩個月,傷口復原良好

vol.219.2024.2月 22 正 顎 手 術(Orthognathic Surgery,OGS),即是以手術方法矯 正上下顎骨骼及齒列咬合關係的異常, 因此,亦可稱為(齒)顎骨矯正手術, 其主要目的有:(1)矯正齒顎咬合關 係、促進咀嚼功能;(2)調整顎顏面外 觀,如左右不對稱、顎骨歪斜等;(3) 改善發音、呼吸道狹窄等問題;(4) 間接恢復自我認同與信心、改善社交生 活與心理健康等等。以一般治療流程而 言,病人首先在接受全口口腔健康、與 齒列關係的完整評估後,需讓牙科齒顎 矯正專科醫師檢查顏面骨骼及牙齒發展 與排列的情形,並作詳細紀錄,包含口 內、外影像紀錄、全口環景式、與頭顱 前後、側面平面X光檢查,並取模製作 牙齒模型等。再根據這些資料,初步以 測顱分析(cephalometric analysis) 為起始,分析患者上下顎骨相對關係 (angle's classification)及各個解剖 定位點的相對位置,歸納出病人其為 第一、二、三類的哪一類咬合異常後 (malocclusion),再與口腔顎面外科 手術團隊醫師,進行聯合病例會議討論 後,擬定相關治療計畫與方向。 依據患者的顎骨關係之不同異常情 形,正顎手術可能有以下幾種常見、但 不限於此的手術方式可以選擇: 1. 勒福氏第一型上顎切骨術 (Maxillary Le Fort I Osteotomy) 是將上顎骨沿者鼻腔與鼻竇腔 下部切開,將齒列、齒槽骨與硬顎重 新調整位置,再以鈦合金迷你骨板 (miniplate)固定。此術式可依臨床 需求調整上顎位置,進行上下、前後與 左右方向之移動與三個軸向之轉動,也 可依需求將上顎骨再分成2-3塊,改善 前後長度過多或左右寬度不足之問題。 例如:病友有中臉部塌陷、上顎發育不 足之情形;或是相反,上顎發育過剩導 致微笑時牙齦露出過多,有明顯露齦笑 (Gummy smile)時,均可利用此術式 調整改善。 2. 下顎垂直支切骨術(Mandibular Ramus Osteotomy) 又依據手術方式之不同,常見的 有以下三類:垂直支切骨術(Vertical Ramus Osteotomy)、矢向劈骨術 (Sagittal Splitting Osteotomy)、與倒 L 型切骨術(Inverted L Osteotomy) 等,各有其臨床適應症與優、缺點,手 術醫師會分析病人情況後建議其接受較 為合適的做法。以本科的治療準則為 例,近年來,由於手術方式與相關手術 器械的進步,大多數採取下顎雙側矢向 劈骨術為主,此方法各骨塊間可以迷你 骨板進行內固定(internal fixation), 因此術後患者不需進行顎間鋼線固定 (intermaxillary fixation)綁住限制其活 動,有助於術後儘早張口進食,加速顳 顎關節功能之恢復。然而,若下顎骨有 其他問題,如嚴重單側顎骨發育不全, 或半邊小臉症患者,我們則會建議其接 受倒L 型切骨術;而若是患者本身,於 正顎手術的成效與注意事項 ◆ 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 林鴻穎

23 兒童專欄 下顎骨角處有明顯骨頭缺損或骨質異 常,導致不易施行內固定時,我們則會 選擇雙側垂直支切骨術合併上下顎間鋼 線固定四至八周,以降低其手術風險。 亦有可能會採取下顎左右兩側合併不同 之術式,方便醫師調整下顎骨之位置與 型態,以求最佳治療效果。 3. 上、下顎前部切骨術(Anterior Segmental/Subapical Osteotomy, ASO) 上、下顎骨前端的切骨術,通常 需拔掉該顎的第一小臼齒,磨掉齒縫間 的骨頭,接著將前牙區六顆牙齒之骨 塊與上、下顎基底骨分開,將前排牙 齒往後方退後或調整其角度。此術式 以往多用於治療雙顎前突(Bimaxillary Protrusion)之患者。然而近年來,由 於矯正錨定骨釘、骨板(Temporary Anchorage Device,TADs)之理論 與技術之進步,此類微創治療之臨床應 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對於此類病友之治 療效果可預期性亦大幅提升,且其有著 僅需局部麻醉下門診手術即可施行、加 以安全性高、所需費用較低等之種種優 勢。因此近年來,雙顎前突患者接受全 身麻醉施行上、下顎前部切骨術的比例 就大幅下降。 4. 下頷成型術(Genioplasty): 功能為將後縮的下巴推出來或不對 稱之下巴調整其位置與型態。 5. 下顎骨(角)成型術(Mandibular angle-plasty/ Mandibuloplasty) 針對不對稱或明顯異常增生的下顎 骨角處進行修形,以改善臉部側面線條。 6. 顴骨成型術(Malarplasty) 針對不對稱或明顯異常增生的顴骨 進行修形、或切開、移動內縮,以改善 中臉部正面線條。 以上六類術式均可單獨或合併施 行,在患者與齒顎矯正醫師,口腔顎面 外科醫師進行充分討論溝通,並針對患 者主訴、手術相關效益與風險評估等達 成共識後,由齒顎矯正與口腔顎面外科 醫師共同擬定計畫施行手術。 傳統上,多藉由2D的紙上模擬手 術(Paper surgery),擬定初步手術計 畫。接著,利用上下顎石膏模型與咬合 器進行模型手術(Model surgery)製 作手術定位模板(surgical stent),藉 此將手術的計畫轉移到實際的手術中。 然而近十幾年來,由於牙科錐狀束電腦 斷層(CBCT)攝影技術的進步,得以 提供臨床醫師高精準度影像,再配合3D 攝影技術與相關影像分析軟體的進步, 讓手術醫師開始得以電腦模擬(Virtual Surgical Planning,VSP)手術中顎骨 的移動。再利用3D列印之手術定位導 版或手術導航系統,將虛擬手術計畫轉 移到實際手術步驟中,以減低手術醫師 於術中定位的負擔與誤差,並獲得更精 準的手術成果。早在2014年開始,本 院口腔顎面外科正顎手術團隊開始將電 腦輔助模擬手術流程(Computer Aid Surgical Simulation,CASS)應用於 所有接受正顎手術之患者。藉由此類模 擬軟體的幫助,我們得以在手術前精確 地、仔細地規劃與驗證每一個臨床的步 驟,並預測手術後的效果。這樣數位化 的準備流程,不僅可以大幅減輕術前準 備工作所需之流程時間與人力負擔,同 時也能藉由即時立體的3D影像分析與 測量,獲取更多關鍵的資訊,擬定更為 周全的手術計畫,於手術中更加精準地

vol.219.2024.2月 24 移動顎骨到預定位置,以達到更令人滿 意的臨床成效。經過多年經驗的累積, 本團隊逐漸架構出本科電腦輔助手術模 擬的標準作業流程,也有助於本科各層 級醫師熟習、精通相關正顎手術的細節。 然而,正顎手術前的評估與準備, 絕對不僅僅於此上下顎骨間。尤其近年 來,有更多各式各樣患者有此類手術的 需求,手術醫師也希望能將此類術式拓 展、造福其他患者。因此,所有預計接 受這類手術的患者,於術前均需接受完 整的身體評估,例如:血液檢查、心電 圖、胸部X光、心肺功能評估等,此為 確保手術安全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舉 例而言,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經 臨床檢查後發現若其明顯有下顎後縮、 或顎骨過短,也常至本科求診來評估 上下顎骨前徙(Maxillo-Mandibular Advancement,MMA)手術的可行性。 此時,於執行手術前將此類病友轉診至 本院睡眠中心進行整夜睡眠多項生理功 能檢查(Polysomnography,PSG)瞭 圖一 正顎手術數位導版設計與應用,大幅減輕術前準備工作的負荷,同時提高 手術精準度、縮短手術時間。

25 兒童專欄 解其嚴重程度,以及會診耳鼻喉科醫師 進行藥物誘發之睡眠內視鏡檢查(Druginduced sleep endoscopy,DISE)確 認其上呼吸道狹窄之位置與原因,以利 擬定最佳治療計畫。 另外,有些患者因為顎顏面外傷後 導致的顎骨變形(deformity)等等, 亦常合併有齒列的缺損。因此,往往需 要牙科各專科醫師,如齒顎矯正科、口 腔顎面外科與贗復補綴科的共同合作, 為重建患者的咬合功能擬定一系列之計 畫,並按部就班加以執行。而有些先天 顱顏發育異常的患者,例如唇顎裂、半 邊小臉症、顱骨鎖骨成骨不全等等, 其臉部不對稱或發育異常,也合併有眼 睛、耳朵、鼻子等部位的問題⋯⋯,更 需要跨科部與整形外科、眼科、耳鼻喉 科等專科醫師的協同治療,方能為重建 患者顏面外觀達成最好的成果。因此, 科際間的交流互動,於每一階段治療計 畫之協調、擬定就至關重要。目前本院 牙科部在院方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跨 科部的臺大醫院顎顏面智慧醫療數位模 擬中心,整合牙科部既有的手術模擬與 手術導版設計軟體等資源與硬體設備, 如3D列印設備、手術導航機等等,建 構了遠端、即時的團隊溝通平臺,與各 分院牙科團隊成員、或是其他醫療院所 轉診醫師的討論,亦能通過雲端、軟體 共享或視訊會議等方式於手術前確認每 一個步驟,大幅降低手術的不確定性, 提高醫療團隊與病友間之滿意度。 圖二 與本院校友由其牙醫診所轉診至本科手術進行雙顎正顎手術協同治療之案例: 左圖為矯正系統軟體模擬之手術後咬合關係;右圖為接受手術後2周實際上下 齒顎咬合關係。可見其手術位置完全照預期精準且恢復良好,整體治療過程中 亦無需配戴傳統矯正牙套。 圖三 口腔顎面外科手術團隊以即時動態導航方式進行相關顎骨手術。

vol.219.2024.2月 26 另一方面,良好的手術效果有賴於 病友、家屬與醫療團隊間良好的手術前 溝通與手術後的配合。以下有幾點建議 可以給想要諮詢的病友提供參考: 1. 整體齒顎矯正治療前,應與齒顎矯正 科醫師瞭解治療的主要目標與其是否 可行,治療計畫可能並非只有一個, 其能達成的效果、整體所需的治療時 程與費用、治療效果與風險等等均各 有不同,計畫本身沒有好壞、只有適 不適合您的狀況。於療程開始時請充 分與矯正、手術醫師討論後再決定。 另外,就醫的可近性與持續性亦是考 量的重點之一,例如:若有長期出國 的規劃請提早與醫師討論是否能如期 完成治療,並請預留足夠之術後照護 與追蹤時間,以免影響整體治療結果。 2. 請充分了解自身的身體狀況並告知醫 師,例如家族病史、藥物過敏史、是 否有其他先天遺傳性或系統性疾病、 或長期使用特定藥物等等。例如:有 貧血的患者請先向手術醫師諮詢是否 需轉診至血液科醫師進一步檢查或 用藥。 圖四 針對下顎後縮合併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病友進行雙顎前徙術之前後側顱X光 攝影比較:左圖為手術前;右圖為手術後一天拍攝,明顯可見其呼吸道狹 窄獲得改善,患者術後睡眠品質亦大幅提升。 圖五 顏面不對稱患者接受正顎手術之前後比較:左 圖為手術前;右圖為手術後半年,可見其手術 成效、病友亦相當滿意。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