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18

25 保健園地 第一型糖尿病又稱為胰島素依賴型 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可能因自體免疫反 應,導致胰島素ß細胞遭受破壞,使得 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無法分泌而無法調節 血糖,常發生於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病 童在疾病初期會出現多吃、多尿、體重 減輕等症狀,若未及時就醫易造成酮酸 中毒,最終可能意識改變、昏迷甚至死 亡。IDDM病童需終身接受胰島素注射 治療,且需定時監測血糖、調整飲食及 規律運動以維持血糖穩定及降低併發症 發生;此外需定期追蹤檢查,方能及早 偵測視網膜、腎病變等合併症。所以對 於IDDM的病童及主要照顧者而言, 首要任務是學會血糖自我監測、胰島素 注射、高低血糖發生時的立即處理、碳 水化合物計算及日常居家生活注意事項 等;且須協助病童維持健康生活型態, 如飲食控制與規則運動,藉此維持良好 血糖控制及降低併發症。 小兒糖尿病治療 住院期間醫療團隊會給予相關疾病衛 教,病童及家屬需學習如何抽取並施打 胰島素(如圖一)。 此外,測量血糖時間(測空腹血糖): 三餐飯前+睡前+半夜2-3點(吃完飯 後加3小時-就是空腹血糖);胰島素注 射方法:(1) 以酒精棉消毒注射部位,由 內向外環狀消毒。(2) 以拇指和食指捏起 兩吋的皮膚,將皮膚和脂肪拉離肌肉。 (3) 另一手(慣用手)以握飛鏢方式持拿 針筒,垂直將針頭插入(圖二A)。(4) 固定針筒,避免搖晃,將針心推到底, 完全注入胰島素(圖二B)。(5) 確定針 心無法再推藥, 10秒後,將酒精棉輕靠 在針頭旁,移開針筒(圖二C)。(6) 注 射胰島素後不要搓揉注射部位! 胰島素之注射部位 可施打胰島素的部位為上臂、大腿、 臀部、腹部(大於十歲才能用)(如 圖三)。 上述部位須輪流注射,各注射部位內 的位置也要輪流使用(例如:每個大腿 部位又再細分為六到九個區域)。如果發 現注射部位有腫脹的情形,則不可施打 在腫脹的區域,以免延緩胰島素之吸收。 胰島素之貯存 (一) 胰島素應儲存在冰箱(2℃-8℃), 不可冷凍。 (二) 胰島素應遠離熱源及強光,放在陰 涼處。勿將胰島素放在汽車內旅行 箱、汽車貯物箱或行李箱中。外出 可將胰島素置於裝有冰塊之保溫瓶 或小型保溫箱內。 (三) 開瓶後可使用一個月,記得標上有 效日期。 (四) 注射前應檢查胰島素製劑。清的胰 島素應呈清澈,無混濁。濁的胰島 素在搖勻後應呈混濁狀,不應有顆 粒懸浮或黏著在瓶上。 認識小兒糖尿病 ◆ 護理部護理長 林思晴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