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18

vol.218.2024.1月 22 激素缺乏所造成的孩童生長遲滯或身材 矮小,由追蹤這些孩子在學校的身高紀 錄,即可早期發現生長速率減慢甚至根 本沒長高。性腺激素(睪固酮或雌激素) 缺乏會使得孩子過了13、4歲還沒有第 二性徵發育,或是已有部分發育後卻不 再繼續。甲狀腺素缺乏在成人會引起便 秘、怕冷、全身浮腫等症狀,在孩童還 會影響正常生長及神經發育。 腦垂體後葉相關症狀 當腦垂體後葉受到腫瘤壓迫或是腦 垂體柄受到浸潤性破壞時,抗利尿激素 分泌不足將造成孩子的小便大量增加, 一天可能達到3、4公升以上,並伴隨口 渴一直喝水,半夜反覆起床尿尿甚至尿 床的情形,也就是所謂的尿崩症。當下 視丘受到腫瘤影響時,也可能造成體溫 調節異常、無飽足感而食慾大幅增加、 情緒反應退化、或睡眠時間延長等神經 學症狀,這些症狀常進一步影響兒童的 學校表現,但家長或老師未必會聯想到 腦瘤的可能。往往等到蝶鞍部腫瘤的體 積進一步增長,壓迫到附近的視神經交 叉或第三腦室,產生了視力減退、視野 缺損、腦壓上升合併頭痛嘔吐、或癲癇 發作等症狀時,才緊急就醫。 蝶鞍部腫瘤與治療 蝶鞍部常出現的腫瘤包括顱咽管 瘤(Craniopharyngioma)、生殖細 胞 瘤(Germ cell tumor)、 視 神 經 膠質瘤(Optic glioma)、室管膜瘤 (Ependymoma)等,目前治療的原則 需視腫瘤細胞的組織學型態、腫瘤生長 位置、病童年紀等因素作全盤考量,大 部分先經由手術切除,之後再配合化學 藥物或放射線治療。在所有腦瘤病童的 療程中,手術後的放射線治療(Cranial irradiation)可能造成長期的內分泌問 題,其中最常見的便是生長激素缺乏。 內分泌長期併發症 腦垂體的各種內分泌細胞會受到 放射線照射的破壞,其中最脆弱的一群 便是生長激素分泌細胞。根據國外的研 究,兒童腦部若接受能量20格雷(Gy) 以上的放射線照射,成年後較可能有生 長激素缺乏;而接受能量30格雷(Gy) 以上的放射線照射的孩童幾乎都會缺乏 生長激素。當腦瘤治療完成後,若孩子 有生長遲滯的現象,如生長速率偏離正 常生長曲線,或是一年長不到四公分, 可以考慮找小兒內分泌科醫師評估是否 有生長激素缺乏的情形,進而補充治 療以改善成人身高。其他內分泌功能若 同時有受損,如尿崩症、甲狀腺功能低 下、或青春期發育遲滯等,經由小兒內 分泌科醫師評估後,大部分也能藉由荷 爾蒙補充治療以維持正常的內分泌功能。 兒童腦瘤的治療仰賴團隊合作, 目前醫療技術的進步已大幅提升了腦瘤 病童的治癒率及存活率。這些孩子後續 長期的醫療需求,更需仰賴父母及照顧 者的耐心觀察,以及不同專業的分工合 作,方能提供最完善的醫療照護。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