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18

vol.218.2024.1月 18 調控的平衡被破壞,導致血糖過高,這 就是糖尿病的成因。 糖尿病的分類 糖尿病可分為第一型糖尿病(胰島 素分泌細胞遭自體免疫破壞,造成胰島 素缺乏)、第二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導 致相對胰島素不足,占所有糖尿病族群 九成以上)、妊娠型糖尿病(懷孕第二或 第三期新診斷之糖尿病)、其他型糖尿病 (其他由胰臟疾病、內分泌疾病或藥物引 起之糖尿病)。 糖尿病的併發症 高血糖可能導致許多併發症,較 早出現的是大血管病變,如動脈粥狀硬 化,進而引發心肌梗塞、中風、心絞痛 等心血管疾病;接著是小血管病變,導 致腎病變、視網膜病變、周邊神經病變 等。其他還有傷口癒合能力較差、抑制 白血球功能使得免疫力減低等問題。如 果血糖長期難以控制,還可能出現需要 住院治療的糖尿病酮酸血症,或者高血 糖高滲透壓症狀的嚴重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病人被診斷有 糖尿病時,通常已處在高血糖狀態一段 時間,可能已經發生血管病變。因此,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極其重要。 糖尿病藥物介紹 糖尿病治療最大的目的是希望減少 血管病變的併發症、減輕高血糖症狀, 同時改善病人生活品質並降低相關死亡 率。醫師會依據血糖高低、自我照護能 力、日常生活習慣、年齡以及共病症等 來決定最適合的個別化藥物治療組合, 每個人的用藥不同是很正常的。 糖尿病藥物主要可依據作用機轉與 其結構分成五大類: 一、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1. 雙胍類(biguanides):最為人所知 的成分為metformin,可抑制肝臟 分解肝醣成葡萄糖並促進葡萄糖的利 用,有助於控制體重、降低糖化血色 素(HbA1c)、改善心血管死亡率。 常見副作用為腸胃不適(如:噁心嘔 吐、腹瀉、脹氣、腹痛),與食物併 服可減輕這些狀況。Metformin長期 服用可能會出現維他命B12缺乏的情 形,尤其原有貧血或周邊神經病變的 病人應定期監測,另外少見而嚴重副 作用有乳酸中毒。 2. 胰島素敏感劑(thiazolidinediones, TZD):如pioglitazone,用以改善 身體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低 血糖風險較低,服藥時間不受食物 影響,常見副作用為體重增加與周邊 水腫,其他較嚴重副作用包含心臟衰 竭、肝損傷、增加骨折風險。此藥造 成的液體滯留容易導致原有心衰竭病 人急性惡化,不建議用於有心衰竭病 史的族群。 二、促進胰島素分泌 1. 硫醯基尿素類(sulfonylureas,SU): 如 glimepiride、gliquidone、 gliclazide。主要作用在硫醯基尿素 受器,以促進胰島素之分泌。降血 糖效果好,常見副作用為低血糖風 險、體重增加。可於餐前30 分鐘、 隨餐或餐後服藥,若於餐前服藥, 服藥後應於半小時內進食以免低血 糖發生。 2. 美格替耐(meglitinide)類:如 repaglinide。作用與副作用皆與硫醯 基尿素類相似,然而作用較快、藥效 較短,副作用相對發生率較低。通常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